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十一章 乱世枭雄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063 2024-05-30 14:40

  大同正乾皇帝此次出巡河东路,并非针对大宋,而是早就列入计划的年度任务。

   当然,如果能借出巡之机一举拿下河东南路剩余州府,徐泽也不会介意。

   自正乾元年分割河东路后,大同虽然严守防区并没有继续南下,但河东路巡抚使司对汾州以南州府的渗透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经过近两年的持续浇灌,河东南路这颗桃子已经熟透,可以采摘了。

   徐泽原本计划直接在太原府接见大宋使团,然后带着他们观摩同军一路摧枯拉朽攻取河东南路,以摧毁宋廷继续抵抗的信心。

   没想到大宋堂堂的一路宣抚使王安中会这么废物,居然连治所都控制不住。

   隆德府突然爆发的兵变不仅赶跑了王安中,也打乱了徐泽之前的部署,其人只能临时改变计划,安排大宋使团直接前往隆德府参与灾后重建。

   在秦明率军抵达上党县前,原本散乱的叛军官兵就已经自发形成了三个较大的团体,并各自据守一片城区相互攻伐。

   面对同军强大的攻势,早没了战心的叛军当即就投了降。

   但经此动乱,原本人烟稠密的隆德府受到重创,上党县居户五不存一,其余各县也受到了波及。

   灾后重建的任务相当重,短短几天时间远不够恢复隆德府社会秩序。

   最终被控制的叛军有六千余人,其中大部分都参与了动乱并对百姓犯下累累罪行。

   等查清这些人的罪责,必然要一一严惩。

   不过,正乾皇帝并没有想过将这些人一股脑全部杀掉。

   倒不是罚不责众,网开一面。

   而是因为旧的社会秩序一旦突然崩溃,新的社会秩序又没建立之前,人性的黑暗面便会被充分释放。

   身处不入魔便难活的暴乱之中,还能谨守良知且活下来的人毕竟是极少数。

   实际上,隆德府宋军中有不少人就是周边的百姓子弟,而烧杀抢掠最卖力的恰是这些与乡邻街坊有仇怨的本籍兵士。

   徐泽从来都没有幻想过自己能改造所有人,对于实在无法改造的极恶之徒,该杀就杀,无论杀多少,其人都不会手软。

   这些沾染了无辜百姓鲜血的暴徒肯定是要处置一部分的,但在处置之前,还得先让他们在服苦役中认识到并忏悔自己的罪责。

   罪大恶极者就算要处死,也要死得更有教育意义——被教育者不仅包括城中居民、暴徒自己,还包括远道而来的大宋使团贵人们。

   当天,约两百叛军的“献身说法”效果极为明显,见识了干活不卖力者的可怕下场,之前还放不开手脚的宋使们瞬间点燃了救灾激情。

   不得不感叹人对各种环境的快速适应能力,仅仅两天时间过去,原本衣着华贵的大宋使团就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整洁的官袍早就被刮磨得不成样子,原本身娇肉嫩的贵人们手、脸和身上也尽皆污黑不堪,这是搬运残砖破瓦和遇难者遗体留下的痕迹。

   当然,就连堂堂太傅楚国公都毫无怨言带头抬尸体,又有破皮的手掌、肩背等部位不时传出的疼痛提醒,自然没人有闲心思关心身上的污垢和破烂的官袍了。

   众人只盼着早点清理完任务区,然后北上拜见正乾皇帝完成这趟差事,就赶紧回开封府,结束这场终日与尸首为伍的噩梦。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卑微的愿望一时也难以实现,因为徐泽暂时并没有接见大宋使团的想法。

   至于王太傅专程送来的谭太尉首级,正乾皇帝杀人虽多,却没有收集死人头的癖好,就更没有兴趣亲自验明正身。

   相比起可见可不见,缓几天再见也没多大关系的大宋使团,安抚刚刚纳入大同治下河东南路子民显然更重要。

   当日,收到隆德府突发动乱的情报,徐泽便下令第三军兵分两路火速南下,全力攻取河东路剩余州府,以防动乱进一步扩大。

   河东南路东线的一府两州一军处于同军的半包围之中,是宋军的主力方向,但有隆德府兵变在先,逃的逃死的死,剩余的宋军已经没有多大的威胁了。

   因而,由秦明统率的东线部队仅有两个半师共一万一千人。

   但其人的推进速度一点都不慢,进入隆德府的第三天,东线同军便拿下了泽州并控制了太行陉。

   西线一府两州的宋军人数虽少,却背靠大宋永兴军路和京西路,为防止尚有一战之力的西军趁乱突入,徐泽命李逵亲率的主力南下平阳府。

   在东线“关门”头一天,西线同军就拿下了绛州并控制轵关陉,完成“关门”任务。

   而在这之前,派往慈州和隰州的部队已经顺利接管了两地。

   也就是说,同军实际完成了全取河东府的目标。

   收取河东南路的过程之所以这么轻松,靠的是同军在太原府两战打出的威名,以及之后一年多时间里不遗余力地渗透。

   即便如此,南下之战也并不是一路平推,仍经历了五次大小不一的战斗。

   其中,一次一鼓而下的攻城,两次跑出不到五十里就坐地投降的追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