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二十二章 能屈能伸高丽人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170 2024-05-30 14:40

  这番话要是李资谦说出来,王俣肯定要发火。

   但由自己最亲近的臣子金富轼说出来,他就不得不重视了。

   “金卿,为何不可?”

   金富轼想到徐泽限定午时前等答复,否则就炮轰南大门,

   时间不等人,容不得再犹豫,他决定照直说。

   “大王,对同舟社这一战,我们绝不可能打得赢!”

   金富轼把话说得这么满,等于押上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

   以后高丽若是打败了同舟社,再修史,这个忠贞的臣子将被打入“奸臣”一系。

   王俣没想到金富轼竟然会这么决绝,深吸几口气,以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金卿,等各地的勤王大军陆续赶到,还不能打赢吗?”

   金富轼知道国主已经冷静下来,说话更少了一些顾忌。

   “这正是臣担心的。”

   “同舟社徐社首在和谈前,安排臣与邵城伯观看了罗城的现状。”

   “其余地方臣不敢说,就臣所见各处,皆秩序井然。”

   “百姓虽不能说与敌和谐相处,但也全无敌对仇视之感。”

   “臣本想利用接触降军的机会招安他们,只是,不知同舟社使了何种手段,竟然让这些人这么快就忘了朝廷。”

   王俣难以置信,看向李资谦,后者沉默点头,以示金富轼所言无虚。

   金富轼接着道:“新安州收复后接连爆发民乱,臣之前以为是贼军留下的细作所为。”

   “今日看了同舟社所为,才知这事和他们有关,但应该没有细作。”

   王俣知道金富轼有很多话要讲,坐正了身子。

   “金卿,接着讲,孤都听着。”

   金富轼再度施礼,言辞越发恳切。

   “大王,这是一支臣从未见过的军队,纪律极为严明,身处敌国,还不扰民。”

   “就连之前投敌的京营士卒,也被严格约束。”

   “降军一日不到的时间里,就仿佛,仿佛脱胎换骨般,这种消化整编降敌的手段,闻所未闻。”

   “大王欲利用和谈拖延时间,以待勤王大军齐聚。”

   “但在臣看来,同舟社根本不怕拖延,以其军纪和策反手段,再拖上几日,恐罗城大半百姓也要背弃朝廷。”

   “勤王军中,兵力最集中,战力最强的,是北征义州的大军,但他们之前一直在同舟社手下吃打败仗。”

   “等北征大军仓促赶到开京,胜率有多大,臣不清楚,若是再败,只怕会很惨。”

   “臣更担心的是,同舟社不断击败勤王军,又不断整编,反而越打越强。”

   “届时,大王再想议和,恐怕就不是新安州和江华岛两地可以安置得下了。”

   “是以,臣认为,这样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这些道理王俣都懂,但仍有些不甘心。

   “那金卿可知道,同舟社明明有攻城的能力,却不攻城?”

   金富轼也一直在思考这问题。

   “臣想到了去年金国围攻义州数月,突然撤军一事。”

   王俣立即想明白了金富轼言中未尽之意。

   “莫非,金国也曾被同舟社击败过?!”

   这下,就连半天没吭声的李资谦也大吃一惊了,张大了嘴,半天没合拢。

   金富轼慎重答道:“此事只是臣的推测,大王最好传熟悉军旅之事的大臣咨询。”

   “速召同知枢密院事王字之进宫!”

   等王字之的时间里,王俣起身,在殿内踱着步。

   李资谦、金富轼安静地坐在一边,不敢打扰大王思考。

   王俣天资很高,未等王余之赶到,就已经想通了其中关节,再次回到王位坐下。

   “金卿,同舟社全是宋人,占着辽地义州,又先后与金国和我高丽作战,其目的何在?”

   金富轼也想不明白,老实作答。

   “臣确实不知,但想来应该不是图我高丽之地。”

   李资谦终于找到了进言机会。

   “大王,臣和中书舍人在敌营中时,徐泽曾支开舍人,与臣单独说了几句话……”

   金富轼给他留了几分颜面,没有主动提这事。

   李资谦却是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全说了出来。

   王俣自然不明白徐泽没头没脑的话,不过,对李资谦他还是“放心”的。

   当初选他这一脉联姻,就是看中其人没能力,胆子还小。

   “国丈不要多想,孤让你负责议和,就是全权处理此事。你可是猜到了徐泽有什么想法?”

   李资谦道:“徐泽野心极大,占领义州之事瞒着大宋。”

   “且其军队也远远超过了一将的编制,会不会是借地养兵练兵,以待将来?”

   李资谦前些年一再被家人连累,心里有了阴影,一有机会,就要将自己摘出去。

   这番话重在强调同舟社的所作所为瞒着大宋。

   目的自然是将之前李资谅误报敌情的罪责摘掉,以免连累到自己。

   王俣没心情琢磨国丈的小心思,但李资谦这话确实也解开了他心中的疑惑。

   “如此说来,同舟社目标并不在辽、金和我国,而是阴养士卒,以待羽翼丰满,再颠覆大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