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八十七章 打不过也得打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124 2024-05-30 14:40

  府谷县,府州当代家主知府州事折可求宅邸。

   “爹。”

   正准备披挂的折可求扭头就见独子折彦文站在门口,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充满渴求。

   “愣着干甚,快过来帮老子披挂!”

   出征不是上阵,只是在皮甲外套上战袍而已,披挂并不复杂。

   但折彦文却磨磨蹭蹭,好一会都没弄好。

   “文哥儿,想啥呢?”

   “爹,孩儿已经十六岁了。”

   自先祖折从阮因代北诸部屡为边患被李存勖任命为河东牙将开始,府州折氏就一直为中原王朝戍边,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

   如果从唐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折氏以土着强宗的地位被任命为“府谷镇遏使”算起,其传承还可以上推三百年。

   五百多年的征战不休,使得正值英年而亡于阵战的折氏子孙不计其数。

   为了家族血脉能够顺利传承,与夏国国主同源的折氏一直保持着早婚的传统,子弟也普遍早熟。

   所以,时年三十二岁的折可求却有十六岁的儿子并不算啥稀奇事。

   演武场上练不出骁勇的战将,唯有刀刀见血的杀场上才行。

   因此,折氏男儿十六而征也是传统。

   折可求知道彦文是在提醒自己该带他出征了,但这次却不同以往,自己都不知道回不回得来,如何敢带还没有完成传宗接代重任的儿子一起上阵,只能讪笑道:

   “下回吧,下回一定!”

   正是急于证明自己已经成人的年龄,折彦文如何会轻易放弃。

   “那么多的同岁弟兄都要随父亲出征,为什么孩儿——”

   折可求伸手,想去摸折彦文的头,却突然发现儿子已经和自己一样高了,只能转而按住彦文的肩膀。

   犹豫了片刻,其人决定还是照直说。

   “因为这次不一样,麟府子弟多少年没这样全员征发了,很多人担心再不能回来,你要是跟我一起出征,他们就更不敢走了。听话,等爹回来。”

   折彦文咬着嘴唇,终究没有再犟,一言不发地帮父亲披挂。

   直到折可求披挂完毕,临出门了,折彦文才问了一句。

   “爹,大同这么强大,徐氏迟早要取代赵氏坐天下,咱们不可以先派人跟同军谈一谈么?”

   折可求脚步一滞,却没有回头,仰天无声苦笑,随即答道。

   “不可以!”

   坚定地回答完这个问题,其人便头也不回的出了门。

   折彦质一直候在宅院外,见到家主出来,赶紧迎了上去。

   “大帅,朝廷还没有迎战的诏令,我们真要出兵?”

   无论哪个时代,完全没有一点文化底蕴,只知道上阵砍人的莽夫之家是不可能长久传承的。

   和文武兼备的洛阳种家一样,府州折氏虽出身党项族,但数百年下来,也是文武两条线都在用力。

   神宗年间,折氏出了第一位进士折可畏,而折彦质则是折家的第二位进士。

   以大宋重文偃武的传统,折氏若想转型,希望就在折可畏、折彦质这样的家族子弟身上。

   因此,折可求虽然对读多了圣贤书脑子转不过弯的彦质有些不喜,却没有呵斥其人,而是耐心教导这位实际大自己九岁的堂侄。

   “彦质,你要记住,不是咱们要出兵,而是同军都打上门来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咱们没有任何退路!”

   “可是,大——”

   迎上折可求严厉的眼神,折彦质没敢再说话了。

   其人并不是不知变通的书呆子,也非常清楚家主的意思,只是此战关系重大,身为家族子弟,不得不进言。

   而折可求身为家主,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

   真实世界之中,人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没有谁能真正孤立存在。

   早在政和五年,徐泽率登州第二将入泸南平定夷人之乱,就吸引了一些将门注意力。

   毕竟,作为大宋王朝的打仗“专业户”,每家将门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现在又多一个强势崛起的军头,很大可能会在若干年后变成新的将门,也意味着不大的饼子要多一个人来分食,给予适当关注是应该的。

   但当时的同舟社还很弱小,不足以引起老牌将门的警惕,仅是关注而已。

   而徐泽跟知州王师中多次冲突并将之驱逐的风波传开后,这些人才发现自己瞎了眼,竟然平白关注了一个不懂收敛的傻子。

   待京东东路李子义突然作乱,徐泽出兵平贼,二者打得两败俱伤,各家将门更是袖手旁观看笑话。

   之后的故事太过魔幻,先是李子义再次出山,一再击败官军实力暴增,还打败了最精锐的西军,俨然已经失控。

   紧接着徐泽受朝廷邀请出兵,灭掉了李子义。

   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下来,京东东路全境和京东西路、淮南东路部分军州就莫名其妙的被徐泽占去。

   不经意间,他们看不上的小军头竟然已经展现出了改朝换代的野心和手腕。

   这下,徐泽真的引起了利益相关的各家将门强烈关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