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人外有人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130 2024-05-30 14:40

  同金两国的实力较五年前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实力为基石的两国关系必然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又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条款。

   因此,续盟绝不是两国皇帝点头续多少时间就能定下来。

   徐泽留了三天准备时间,主要的就是召集各部门研究续盟条款。

   但他并没有向王四明确续盟的具体年限——这事交给完颜阿骨打自己决定。

   徐泽还命岳飞带三十名骑兵充当护卫,以保证使团的安全(调查金国的虚实),足见其人对续盟之事的重视。

   当王四率领使团经由檀州进入中京道北安州时,完颜阿骨打正在为金国的出路而犯愁。

   八月三日,完颜阿骨打在达鸳鸯泊接受了斜也带归降官员的朝见。

   随后,其人亲率兵马追击耶律延禧到了大鱼泊。

   再之后石辇驿、欢挞新查剌、乌里质驿的三次大战,完颜阿骨打都没有亲自组织。

   实际上,大鱼泊之战后,完颜阿骨打就带着部分兵马转向北行,再次回到上京道,继续招抚居延北面的各部族。

   之前在大鱼泊追击辽帝,完颜阿骨打身为皇帝,自然不用冲锋在一线,可只是在后面跟着,也让他累得差点瘫倒。

   相比之下,只比其人小七岁的耶律延禧则强壮如牛。

   从二月底开始,整整半年时间,耶律延禧就一直被金军追击,长期风餐露宿,经常吃喝拉撒睡全在马上解决,不仅没得病,到现在还生龙活虎。

   完颜阿骨打非常清楚,自己七年前都没有耶律延禧这么好的身体状态。

   由是,其人果断放弃了亲自率军追击耶律延禧的计划。

   以他的身体状况而言,把打仗之事交给家族子弟,自己则集中精力安抚后方,才是当前战局的最优解。

   但之后的三次大战,正值壮年的宗雄、蒲家奴等人有耶律余睹带路,轮番追击,仍追不上比兔子还能跑的耶律延禧。

   其中,石辇驿之战虽然最终胜利了,但要不是耶律余睹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宗雄恐怕就要陷在了辽军阵中。

   完颜阿骨打意识到了灭辽之战过于仓促,使得局面越来越被动。

   继大鱼泊、石辇驿之战后,金军又于欢挞新查剌和乌里质驿两地追上并打败辽军,缴获了大量辎重。

   但这一战果于当前大局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只因为此战最重要的战术意图没能实现——始终抓不住耶律延禧。

   从四月份收到完颜蒲家奴的信算起,阿骨打为抓住辽帝结束大战,整整备战三个月,准备不可谓不充分。

   结果,还是让耶律延禧溜之大吉。

   不仅没有达成预定战略目标,还严重影响了金国对新征服地区的消化,连续抽兵后,后方各种问题开始显现。

   八月十二日,中京道得里得满部反叛。

   八月十五日,数万贼军围攻高州。

   八月十九日,上京道门部奚反叛。

   八月二十一日,近两千辽军出现在临潢府以北仅三百里的豫州城下……

   而在西京道,金军兵马四出,不仅没有抓到耶律延禧,还彻底追丢了。

   很明显,即使大圣皇帝御驾亲征,也别想在短时间内抓住就是不投降的耶律延禧。

   一个月前,娄室和斜也就接连击败了夏国和北部兵马,现在又获得增援,西线除了对同军仍不敢放松警惕外,其他的危机实际已经解除。

   与之对应的,却是后方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得不着手解决了。

   完颜阿骨打很想暂停西京攻略,转而集中兵力收拾上京和中京乱局。

   但灭辽之战实际并不由金国自己掌控,其人很担心幕后黑手徐泽不会让他如愿,甚至还会给金国制造更大的危机。

   完颜阿骨打也想过派出使者,请求大同给予本国军事协作。

   但两国交往数年,大金始终处于弱势。

   若是再向对方显露本国军事上的疲软,大金恐怕更会受制于人了。

   就在其人纠结时,中京留守完颜浑黜(完颜阿骨打出兵后,就让完颜浑黜替换了蒲家奴)送来了大同使者北上谈判续约的好消息。

   喜出望外的金国大圣皇帝当即放下正在进行的门部奚招抚,带着随驾官员驱马前往临潢府,以亲自接见王四等人。

   只要能继续获得大同的坚定支持,门部奚之流不足为患!

   出乎完颜阿骨打的预料,这次的谈判不同以往,徐泽并没有设置苛刻的条件,开出的条件非常有诚意,至少是真帮助金国解决了进退两难的问题。

   经过紧张的谈判,双方达成且不限于如下协议:

   其一,同金两国盟约续签三年,原有条款进行相应调整。

   其二、瓜分辽国政治遗产,明确各地归属。

   其中,中京道辽西走廊润州至锦州一线全部归大同所有。

   作为交换,大同放弃之前的限制,支持金国现在就进取兴中府。

   西京道,金国取朔州,大同取应州。

   徐泽本就计划只拿应州,但为了消除完颜阿骨打的顾虑,交代王四谈判时开口要应州和朔州以及东胜州以西的宁边州、金肃军和河清军三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