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八十二章 高丽也要争保州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168 2024-05-30 14:40

  四日前,高丽人再派使者到保州。

   称本国之前多次遣使金国,晓以保州隶属高丽之事,才“劝退”女直人。

   又经此战乱,保州人少田荒,迟早会为女直人所取。

   为了保州长久安全,使者提议,由新义州迁少量高丽人入保州耕种。

   若女直人贼心不死,再来攻城,也好以“高丽人居高丽地”为由,劝退他们。

   耶律宁窝着一肚子的火听完使者的话,只一句“等你们杀光了保州辽人,再跟别人谈‘高丽地’去”,就打发了此人。

   都到这份上了,高丽人还不放弃“智取”保州的努力。

   可惜,他们遇到了油盐不进的耶律宁。

   不过,此事的关键,不在于耶律宁如何强硬和坚持。

   保州的位置对高丽太重要了,而且战略时机这么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在辽金全力对抗,二者都无力东顾的情况下,高丽人还不能取得保州。

   要是等辽金胜负已分,他们再想染指此地,就没有机会了。

   相信高丽君臣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能“智取”则智取,不能智取也会强夺。

   此举,已经可以视作其国即将出兵保州的信号了。

   同舟社自然不能被动等待高丽人出招,一切以本方的战略稳固为首要。

   徐泽一惯的观点是军事和民政相辅相成,打仗之前,先问民生。

   “没问题!”

   赵遹语气肯定,答道:“只要短期内金军不大规模南下,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徐泽笑道:“在外我们和高丽人全面大战之前,金军都不可能南下。”

   “各地之间的道路已经整修完毕,即便水师抽不开,我们也不怕他们南下。”

   “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金军南下的压力长期存在也并非坏事。”

   “外部有压力,才便于我们更快统合东南路的各族百姓,这一点上,我们要感谢女直人!”

   赵遹、吴用都是含蓄之人,皆是抚须而笑。

   保州城。

   “都统,高丽人又来了。”

   “赶他们——算了,你去请辛参军出面,就说我身体不舒服。”

   耶律宁事后知道是辛映安请来安道全救治了自己,并稳定城中秩序后,便学徐泽,任辛映安“参军”一职。

   得知保州都统耶律宁身体不适,高丽使者立即表达关心。

   “辛参军,耶律都统病体如何,需不需要我高丽名——”

   辛映安很不待见这高丽使者的顺杆爬,打断道:“贵使,说正事,你这次来,所为何事?”

   高丽使者被辛映安粗暴地打断讲话,也不气恼,说话仍是慢条斯理。

   “之前,保州榷场因战乱停办,现在女直人已经撤兵。陛下为两国商贸正常计,特遣本官来,议定重开榷场之事。”

   辛映安冷笑道:“靠孤悬于外的保州一隅之地,如何与你们重开榷场?”

   “想来你们应该是做好开战准备了,出兵借口什么的,还是等你们打赢了保州以后再找吧。”

   “如此,也请参军好自为之!”

   高丽使者说完,甩袖准备离去。

   “且慢!”

   高丽使者心中大喜,还以为事情有回旋余地,却听辛映安道。

   “保州已归同舟社管辖,回去告诉你们国人,敢出兵挑衅,就要做好承受同舟社怒火的准备!”

   “同舟社?哼!”

   次日,未时探马回报,高丽兵马已从新义州越境。

   “终于要来了吗?”

   耶律宁戴上头盔,取下墙上的战刀,心中默念。

   “就让保州之战,证明辽人的精神仍存吧!”

   新义州与保州相对而立,本就隔的不远,

   但申时将尽,探马才传来敌军至保州城东十八里处下寨的消息。

   原因倒不是高丽军素质堪忧,行军缓慢。

   保州土地肥沃,农业相对发达,保州和来远两城鼎盛时,人口两万余。

   长期的农业开发,使得乡野间的大片树林极少。

   且保州立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备高丽人西侵,多年来,守军一直在清理东面的树林。

   女直人撤兵后,高丽人迟迟不来攻城,

   耶律宁安排守军出城,主动将东面二十里内剩余的树木砍伐一空。

   保州城西、北两面倒是还有不少树木,但在保州、来远和水寨三足鼎立的情况下,没有谁会傻到越城伐木。

   高丽大军不得不提前在很远的地方伐木,并搬运数里立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

   幸好保州地势平缓,不然的话,光是这些沉重的木材搬运都是个大问题。

   萧近海带着一队斥候匆匆返回城内,立即上了城墙。

   “都统,高丽狗子这次来的人不少!”

   高丽人出于给守军施压的考虑,之前对保州探马的阻拦力度很低。

   人上一万,无边无延。

   准确探查敌军数质量等信息,是一门很专业的技术。

   行军中的敌人不仅长宽间距不一,有些人员还会来回穿梭,隔得很远就会被驱逐追杀的探马,想准确查清其人数并不容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