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新秩序

第十二章 名不虚传安道全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2068 2024-05-30 14:40

  明州州治鄞州县。

   徐泽、李逵、王英和安道全四人在旅邸住下的第三日,收到徐泽留下的暗号,王四就匆匆赶了过来。

   “哥哥——”

   四个月未见,王四情绪明显有些激动,见面就大礼参拜,语带颤音。

   “不凡?”

   徐泽一把扶起王四,眼前之人面色蜡黄,嘴唇泛白,眼眶下陷,身体单薄,较印象中的王四似乎小了一号。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也没啥要紧事,只是水土不服。去年冬日来时,天气尚且寒冷,没甚事,天热了后,不知吃了啥不该吃的东西,上吐下拉,在床上躺了好几日,俺,俺还以为再见不着——”

   说到动情处,这个一直稳重坚强的汉子眼眶已经湿润,他没告诉徐泽的是,情况危急时,自己几度昏迷,期间醒转后,都央人写好了遗书。

   “好兄弟,受苦了!”

   徐泽一把搂住王四,让这个独在异乡的汉子尽情宣泄自己内心压抑的孤独和悲伤。

   待王四调整好情绪,徐泽才喊住在隔壁的李逵:“铁牛,快去请安大夫来。”

   几日前,徐泽带着杨介的书信到江宁府(靖康南渡后更名为建康府)招揽安道全,本以为要费一番功夫,没想到这安道全就是个官迷,看完杨介的信,知道徐泽的身份后,当场就决定抛家弃业,立即收拾行装,准备立即跟着徐泽南下,还是徐泽让他缓一日,安顿好家室再走。

   安道全小跑着过来,认真检查了王四的情况,开了药方。

   “太尉,王小哥肝脾受损,尚留有一些隐疾,但不打紧,只需服用此方,半月内即可痊愈,以后注意饮食,当无大碍。”

   “有劳无拘兄(杨介为安道全取的字,意为医道难求全,精进莫拘泥)!”

   “当不得,当不得。”

   安道全很有眼色,知道徐泽和王四应该有要事相商,看完病后,就退了出去,和王英一起上街抓药去了。

   “郑天寿出海了,估计还得个把月才能返回。”

   安道全离开后,王四看了眼立在一旁的李逵,见徐泽没表示,就直接汇报这段时间的任务,郑天寿得了徐泽的安排,找了几个信得过的乡人,先与人合伙租船跑商,再单独租船出海,下步已经准备买船了。

   “海东大岛有消息了!”

   “位置在哪儿?”

   “就在泉州以东,曾有海商遭遇风暴偏离航线,到了那座岛,当地人称‘澎湖’。”

   尽管不是台湾,但有这个消息也足以令人振奋了,不过,这个岛被发现也正常,毕竟处在台湾海峡的中间,每年穿行其间的海船那么多,总会有一些船会因为各种意外而偏离航线。

   “岛上有多少人?以何为生?”

   “具体人数不清楚,听说岛中立有寨,种棘木作藩篱,外围还有护城沟,有刀矟弓矢剑铍等兵器,以此推算,至少有千人。但岛上不通商贾,百姓除了打鱼,也耕种,只是技法非常落后,听说还在刀耕火种,应该养不了太多人。”

   徐泽注意到王四这话中的疑点,澎湖列岛本就不大,孤悬海外,资源肯定相对匮乏,若农业上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又如何有能力发展出刀矟弓矢剑铍这么丰富的武器技术?

   特别是刀矟,可不是青铜时代产物,必得钢铁锻造能力很强了,才具有实用性,看来这个岛上,不仅是有土着人这么简单。

   “造船厂那边情况怎样?”

   这才是徐泽交给王四的主要任务,明州有大宋最大的造船基地和众多技术精湛你造船工匠,是京东路不具备的条件。

   只要有好船,再加上有好大夫,即便没有台湾的消息,自己也可凭借脑子里的地图登岛,但要是没有好船,再多消息也白搭。

   “双桅多桨梁头阔二三丈的海船约三千贯,差不多大的无桨货用船价要少一小半,但行远洋多有不便,三桅杆以上的远洋船,动辄四五千贯。而且,几个船厂的生意都很好,有钱也不一定能拿到船。”

   这个情况徐泽早预料到了,任何时代,海军都是吞金兽,同舟社靠蜂窝煤和肥皂赚了不少钱,女直之行带回的特产变现后也有不少,应该也能买不少船,但账不能这么算。

   “船工的招募价钱怎样?”

   “招募要先给起发钱,白身人十六千,梢工十千,招头、碇手六、水手三千;上船后,日给米均定每人二升,日给钱梢工百文,招头、碇手、水手均是六十文。”

   “远洋大船多则可乘五六百人,少则百余人,客船操船人数与乘船人数约为一比四,战船桨橹多,转向也要更灵活,但操船人数更多。”

   王四清楚徐泽的要求,所以没讲货船。

   李逵自上山后,真实现了自己“不用受官气,四季穿新衣,顿顿吃新米”的梦想,甚至能经常吃到肉,还有书读,如今也能识文断字,王四开始讲时,李逵还扳着指头算要花多少钱,听到一连串的数字后,直接放弃努力,瞄了眼旁边淡定如初的徐泽,心下暗叹,社首不愧是社首,真是做大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