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空降1630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农部部长田瑞龙

空降1630 楚人十八子 2071 2024-05-30 14:41

  第二太阳刚刚升起,“金陵一号”的舰长王文亮就发出了起锚的命令。

   “金陵一号”三个高耸的大烟囱,冒出了滚滚的浓烟,这是蒸汽机在做启航前的准备。

   驾驶台前,王文亮也在进行起航前的准备。机修工人才把排成一条线的指挥台和驾驶台擦得一尘不染,舵手老张已经站在了一人高的舵盘前面,大副神百川也来到驾驶台前,协助舰长工作,他现在正举着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金陵一号”是一艘新型的战列舰,发明不久的电话和喇叭都引进到了战列舰上,就在驾驶台上就摆放着几部电话机和话筒,舰长正在检查话机,并测试与各部门的通话效果。

   当确认了各部门间的通话一切正常之后,他打开了台面上的话筒,这个话筒连接了舰上所有的喇叭,只要在话筒前话,舰上任何的角落都能听到话者的声音。

   “扑!扑!扑!各部门注意啦!各部门注意啦!”

   他先拍了几下话筒,然后才话,提醒全体注意之后,他停顿了三秒钟,提高了嗓门下达命令:“启航!”

   一声长鸣的汽笛,“金陵一号”徐徐地动了起来……

   “皇上,已经启航了!”

   李德容端着一脸盆热水进到高峻山的休息舱。

   高峻山已经起床,他刚刚刮过了胡子,正等着侍卫官的热水,他用热水洗干净脸之后,问李德容:“你吃过早饭了吗?”

   “回禀皇上,吃过了。”李德容端起了脸盆,“您是在这里吃还是下餐厅去吃?”

   高峻山道:“下去吃吧,外面空气那么好,阳光明媚,顺便欣赏欣赏沿岸的风景。”

   李德容道:“您稍等一等,我先去安排一下。”

   高峻山道:“不必麻烦你了,朕自己下去餐厅就是了,你去把农部部长田瑞龙请到二层,朕有是与他商量。”

   李德容应承过后,就端着脸盆去了后面的洗漱间。

   餐厅设在二层,这个是前楼的餐厅,可以容纳二百人同时就餐,当然,比起后楼的餐厅来,可就了很多了,后楼有三个餐厅(每层一个),每个餐厅能够同时容纳二千人就餐。

   这个餐厅的布局与郑和级战列舰的餐厅大同异,要有所变化,那就是增加了照明设备,使得这个餐厅更加的明亮。

   高峻山步入餐厅,此时餐厅内用膳的人不多,他们看到皇上来了,原本有些喧哗的餐厅顿时安静了下来,高峻山没有影响大家用膳,他选了一个偏些的角落坐了下来。

   早餐是一碗豆浆两根油条,还有两个荷包蛋。

   用过早餐之后,高峻山没有回休息舱,他来到了餐厅旁边的休闲厅,在休闲厅靠海的一边,有一个休息区域,这里摆放了十几张躺椅,躺在躺椅上可以一般阳光浴一边看风景。

   高峻山来到这里,李德容把这个区域进行了清场,然后搬来了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然后沏上一壶龙井,徒了一边。

   这里成为了高峻山的临时办公场所,他坐在其中的一张椅子上,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看着远岸的风景。

   不多时,田瑞龙走了过来。

   “学生拜见山长!”

   “田部长,来来来,请坐!”高峻山扬起手招呼田瑞龙坐到另一张椅子上。

   高峻山要趁这个机会对田瑞龙进行一些指导『性』的谈话。

   “自从你接任农部以来,农部的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高峻山先赞扬了他的崇文弟子。

   之前的农部部长是李部司,由于李部司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工作都是有手下人替他去做的,直接影响到了农部的工作效率。

   二人在桌前寒暄了几句之后,便把话题切入了正题。

   高峻山这次探讨的是关于前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之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

   高峻山先开了个头:“前朝的张居正推挟一条鞭法’在当时来是很有必要的。当时全国的苛捐杂税已不下千种。它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是:农民不堪重负,逃亡奔命,造成国家失去大量纳税户,田赋收入也随之减少;国家财力分散,扰『乱』分配秩序,终致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削弱中央集权,助长地方势力膨胀。”

   田瑞龙道:“前朝不推挟一条鞭法’都不行了,推挟一条鞭法’,给濒临崩溃的前朝带来了一线生机。”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高峻山问。

   田瑞龙道:“学生在农部查阅过有关档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有田土顷,1065万户,6054万口,到了洪熙元年(1425年),全国田土只剩400余顷,990万户,5000万口。”

   高峻山称赞道:“证明你在这个方面是动了脑子的,知道去前朝的档案里面查资料,这样的朝廷这么不亡呀!短短几十年时间,田土减少400万顷,户减近百万,口减千余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