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续汉雄心

第5章 率兵逼营

三国之续汉雄心 无求怪 2136 2024-05-30 14:41

  刘岱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徐立在军中颇有威信,杀了他,只怕会引起兵乱。”

   刘达一笑:“临阵未战先逃,致使我军大败,担上这个罪名,任他再有威信,恐怕也是没用。”

   “而且父亲为救兖州百姓出战,在徐立逃跑致使阵乱的情况下,仍然挥刀冲向黄巾,力战负伤,兖州那些世家豪族,还有各郡太守,恐怕都得对父亲另眼相看。”

   刘达又接着说道。

   “唔,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这徐立要如何杀?他手中有不少兵马。”

   “只要王朗将军还听父亲号令就好办,父亲腿脚受伤,这些事就交给达儿去做吧。”

   这是刘岱立威的机会,也是刘达立威的机会,他想亲手斩了徐立。

   刘岱没想到,之前只爱读书舞剑的儿子,现在却如此热衷于军政之事,而且见事之明似乎胜过自己。

   “你是想把他骗来刺史府,埋伏刀手把他斩杀?”刘岱说到这里又自个摇头道,“不不不,他不会来的。他若知道我未死,就算不带兵反叛,也会逃往他处。”

   刘达微微笑道:“他不来,我们可以去找他,这个时候,王朗将军也该到了。”

   “禀使君,王朗将军求见。”

   刘达话刚说完,门吏就进来禀报。

   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快快有请。”

   刘岱抬眼看着刘达,真是越看越觉得陌生,儿子大病一场,突然之间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说话做事和之前完全不同。

   这还是我儿子吗?

   可是眼前这个人,明明就是刘达,就是化成灰他都认得。

   “使君,少君。”

   王朗来到厅堂,对刘岱二人拱手道。

   “王将军,现在徐立将军手里有多少人马?”

   待王朗坐定,刘达即问道。

   “应该不足两千人。”王朗答道。

   “王将军手里有五千人马,要战胜徐立将军的两千人没问题吧?”

   王朗没有立即回答,先是看着刘达,又看了看刘岱,见他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知道这父子俩是一致的,才回答道:“当然没问题,只是朗不知道为何要与徐立将军交战?”

   同是兖州汉军,相攻总得有个理由。

   “徐立将军临阵未战先逃,致使我军大败,使君负伤,险些战死,依王将军看,徐立该不该死?”

   王朗和徐立都是兖州主要的将领,之前桥瑁任兖州刺史的时候,对徐立颇有恩信。

   桥瑁被刘岱所杀,徐立一直怀恨在心,正在寻找机会为桥瑁报仇,这些事情王朗早已知道。

   徐立之前还找过他相商,只是被他拒绝了。

   所以徐立极力劝刘岱出兵的时候,王朗也是极力反对的,只不过刘岱执意出兵,他也没办法。

   现在刘岱没死,那死的就该是徐立了。

   刘达给出的这个理由,王朗觉得无可辩驳:“果真如此,则其该死。”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王将军,我与你同去,立刻调兵前往徐立大营,逼他们交出徐立。”

   刘达说着站起身。

   王朗迟疑坐着不动,望着刘岱。

   毕竟刘岱才是兖州刺史,而刘达只是刺史的儿子,这种事还须得刘岱开口。

   “去吧,一切听文弘的。”刘岱向他点了点头。

   “诺。”王朗这才起身,和刘达一同出府。

   现在除了骑兵,步卒还没逃回到昌邑。

   王朗在来刺史府前,早已派了校尉守在城门口,把逃回来的败兵收容回营,已经收容了几百骑兵。

   刘达和王朗带了四千人马,来到徐立大营外。

   营中的徐立,刚刚才得知刘岱回城,知道事已不可挽回,正在急忙收拾细软,准备出城逃往冀州。

   当营门卒来报,说王朗将军带了四千人马在营外列阵的时候,他一下跌坐地上,哀叹道:“我完了……刘岱为什么没死?是谁救了刘岱?”

   “或许……是他儿子救了他。”

   旁边的校尉苏和说道,就是那位说有信心击败黄巾之人。

   “怎么可能?我好不容易才说动刘岱以必死之心出兵,他儿子只带了一百骑兵,怎么可能救得了他?”

   “将军,事到如今,快想想办法怎么出城吧。”

   “王朗大军就在营外,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徐立瘫坐地上,有气无力地说道。

   营外,刘达和王朗站在盾牌阵中,徐立营门紧闭,弓弩手藏在营栅之后,搭箭以待。

   别驾王彧跑了过来:“少君,王将军,让我进去劝徐立将军出降吧。”

   刘达说道:“不可,徐立自知必死,他会先把你杀了。”

   “彧不惧死。”

   刘达看着他,目光中多了一些敬佩:“那也不可,你的命可比他的命值钱。”

   刘达说完转头对站在旁边的骑督吴白交待了一阵,吴白拱手应诺而去。

   很快,一个百人骑队绕着徐立大营奔跑,齐声高喊:“徐立临阵未战先逃,致使我军大败,罪不可恕,使君只拿徐立一人问罪,余者概不追问,绑徐立出营者,赏钱十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