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靖江王

第124章 入川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2086 2024-05-30 14:41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四川巡抚陈邦彦,奉朱亨嘉之令,带着八百壮士,招抚四川。这一路蜀道爬的,直把陈大人累的气喘吁吁,吟起了《蜀道难》。

   “好!抚台大人这诗做得,真好!”

   黑乎乎、铁塔般的大汉陈豹,拍手叫好。

   陈邦彦脸一红,很想告诉陈豹,此诗乃太白先生所作,自己只是吟前人之诗而已。但又怕扫了陈豹面子,此人虽只是个小小的从六品忠武校尉,却是朱亨嘉亲卫出身,监国说他是“万人敌”,自己也不好让他太难堪。

   此时的陈邦彦,已不是两年前那个,怒惩贪官仇自奇、袁铭章的热血青年。宦海沉浮,让他变得内敛。

   “陈校尉,还有多久到叙州?”

   “抚台,明日便到”。

   “好,让将士们和民夫都歇歇吧”。

   此次去四川,朱亨嘉除了给陈邦彦八百精兵,还有一批粮食,派了三千民夫输运。

   四川连遭战乱,百姓十停去七,一路走来,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有的地方,老虎成灾。

   看得陈邦彦心潮激荡,自己巡抚一方,护民有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四川重新治理成天府之囯。

   “令野,汝远来辛苦,本督备了点薄酒。来,请!”

   四川叙州宜宾县总督衙门,四川总督樊一蘅殷勤款待陈邦彦。

   樊一蘅,字君带,就是这宜宾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在四川多年,抵御张献忠和鞑虏,劳苦功高。

   陈邦彦看着这位比自己大了近二十岁的士林老前辈,不敢怠慢:“君带兄,请”。

   两人入席,陪同的还有隆武旧臣,四川巡按钱邦芑。隆武帝殉国后,钱邦芑归顺了朱亨嘉。

   “此次监国让吾给总督大人带了批粮食”。

   “哎呀,这可太好了,如今四川除了三个地方,其他各处民生凋敝,缺粮啊!”

   “哦,是哪三处?”

   “一处是鞑子占的保宁,保宁靠近陕西,未被战火波及;一处是杨展将军控制的嘉定州,他爱民如子,把嘉定治理得很富庶;还有一处就是重庆府石柱宣抚司附近,那里有秦良玉老将军在,张献忠和鞑子都不敢骚扰,是四川的乐土”。

   一听到秦良玉的大名,陈邦彦肃然起敬。

   那可是大明朝着名的女将军,以女儿之身封忠贞侯、太保兼太子太保的巾帼英雄!

   秦老将军一生为大明南征北战,石柱白杆兵天下闻名。平播州杨应龙之乱、平奢安之乱、打张献忠、灭流寇、助孙承宗修大凌河,尤其是血战浑河,杀得鞑子胆寒。

   陈邦彦却不知道,七十四岁的秦良玉,现在已经卧病在床,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君带兄,此次监囯让吾巡抚四川,只给了八百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否可以找秦老将军借点兵?”

   樊一蘅面有难色。一旁的钱邦岂插口道:“令野,汝有所不知,伪楚王正在攻打石砫,秦老将军已向樊总督求援”。

   陈邦彦一楞:“楚王不是被张献忠杀了吗?这个楚王,从哪冒出来的?”

   ??

   石砫三江溪、葫芦溪沿线,石柱宣慰使马万年,带着弟弟马万春,正在巡视防务。

   总兵秦翼明、参将秦佐明、秦祚明,急忙过来陪同。

   “表叔,伪楚王的军队,战力如何?”

   “宣慰使,佐明、祚明已经跟他们交了几次手,敌军李占春、于大海、酉阳冉氏土兵战力较强,其他皆是乌合之众”。

   马万年皱了皱眉:“酉阳冉氏的冉天麟、冉天育投了伪楚王,他们都是地头蛇,熟知地理,这个仗不好打”。

   石砫宣慰使马万年今年三十多岁,是秦良玉之孙,勇力绝伦,喜欢穿银铠、骑白马,常单骑冲阵,取敌将首级。军中呼为“小赵云”。

   秦翼明、秦佐明、秦祚明,皆是秦良玉的侄子,沙场老将。

   “放心吧,宣慰使,打仗,咱白杆兵怕过谁?伪楚王若敢渡三江溪,一定打得他丧胆”。

   土家族的“白杆兵”,是一种以持白杆长矛为主的部队。这种长矛是大明忠贞侯、四川总兵秦良玉所创,它用结实的白木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山地作战。

   土家族历史上汉化较早,到明朝时,服饰已经和汉族没什么区别。但只要一拿起这根白杆,对手立刻就知道,土家白杆兵来了。

   马万年停顿了一下,正色道:“老太君正病着,这次,敌人数量是我们的好几倍,大家都要打起精神,不可大意,免得让老太君担心”。

   ??

   “吁!”

   朱容藩勒马于三江溪畔,纵目远眺,对岸一排排、一列列的白杆兵,壁垒森严、紧然有序。不由叹了口气:“白杆兵果然名不虚传,土家人不愧是‘白虎之后’,若不是孤缺粮,实在不想打这石柱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