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靖江王

第70章 双城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2112 2024-05-30 14:41

  试探性的前哨战打了几天,汪大捷兵少不支,退回三水城死守。

   两天后,保昌侯曹志建率军两万来到了三水。

   汪大捷急忙迎接。

   一见汪大捷,曹志建询问战况,汪大捷道明军百战之兵,训练有素,不可轻敌。

   不料曹志建哈哈大笑:“无妨!明日吾请燃灯佛,护佑众儿郎刀枪不入。尔等只管大胆杀敌,严天凤必败!”

   第二天作战,曹志建祭起法坛施法。

   曹志建在军中宣传自己是燃灯佛转世,有法力护佑。

   别说,这一招还真灵!信徒无数。

   一见曹志建祭坛施法,曹军立即士气大振,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皆以为自己练成了刀枪不入的金钟罩、铁布衫。

   三水战役打响。

   明军排着较为稀疏的方阵,发起了冲锋。

   明末时,火器已经开始普及,以往过于紧密的阵法已经不符合实战需要,方阵开始成为主要阵法。

   曹军从佛朗机人处买来的火炮开始轰击,不时有士兵中炮倒地。

   明军的佛朗机炮、虎蹲炮,不甘示弱,开炮还击。

   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此时不能退,冲过火炮射程就可以活命。

   接着弓箭手开始抛射,戴着八瓣黄铜盔,穿着厚实棉甲的明军将士,头顶藤牌,开始冲锋。

   “呯!呯!呯!”

   双方的火绳枪手,点燃了火绳。

   严天凤部没有换装自生火铳,这种新型火铳产量不足,朱亨嘉目前只来得及给自己的两万多侍卫亲军更换。

   不过即使全换成自生火铳,对战力影响也不大。十七世纪中期的燧发枪和火绳枪的威力、射程差不多,只是节省了点燃火绳的时间,每枪快个两秒而已。自生火铳的最大优势是在阴雨天作战。

   很快地,双方展开了白刃战。

   两方军士都是明军出身,战法战术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就在于明军武器更为精良,而且前段时间东征西讨,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多。不过曹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有精神信仰,认为自己有曹侯爷请来的燃灯佛护佑,可以刀枪不入。

   渐渐地,曹军将士发现,刀砍在自己身上,也会死。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心不够诚,神灵不保佑了?

   一个又一个将士倒下去,曹军崩溃了。

   曹志建见势不妙,收拢败兵,撤回三水城防守。

   虽然吃了败仗,但三水城坚,严天凤一时也奈何不了曹志建。

   两军正在对峙,忽报明军杨怀部攻下了顺德,斩杀了曹军大将、总兵欧正福。

   杨怀和严天凤商议,分兵攻顺德后,即带着一万大军出发。

   曹军主力尽在三水,顺德只有总兵欧正福部六千人驻守。欧部本部老兵只有两千,其余皆是新招募的新兵。

   杨怀部忽然杀至,欧正福猝不及防,被明军抢上城头,砍了脑袋。

   曹志建听闻丢了顺德,大惊。生恐明军由顺德攻打自己的老巢南海、番禺。

   急忙从三水撤往南海,严天凤从后追杀,曹军死伤无数。

   ??

   严天凤和杨怀二人合兵后,包围了南海、番禺二城。

   广州府乃广东第一大府,辖十五县一州,它的府治也与别府不同。

   别的府基本上都是一府一治,而广州府却有两座府治,分为南海、番禺(后世的番禺和明时的番禺地理位置不同,后世的番禺向南迁移了)二县。

   广州,一省重地。南海、番禺二城不仅修得城高池深,而且离得极近,互为犄角。

   打南海,则番禺增援;打番禺,则南海增援。

   严天凤和杨怀二将,沿着南海、番禺巡查了一番。连连惊叹:“不好打呀不好打!”

   不好打,也得打。

   广州攻城战开始。

   严天凤、杨怀用了各种方法攻城,均告失败。

   用撞车,敌方用“轰天雷”炸;用云梯,敌方用火油烧;用鹅车,敌方用礌石滚木砸;挖地道,对方反挖,以烟熏之??

   最后,严天凤决定采用一种新式攻城法:“地穴爆破法”。

   这是随营的工匠想出来的方法。明军挖出之字形地道至南海城墙底部,然后用密封的棺材,装满火药,封住空间,点燃火绳。

   “轰隆”一声,硝烟弥漫。南海城抖了一下,然后岿然不动。

   “地穴爆破法”并不稀奇,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就用过。当时,闯军挖地道至开封城下,点燃火药,轰的一声,开封城也仅仅抖了一抖而已。最后没办法,水淹了开封。

   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火药质量不行。“地穴爆破法”真正大规模用于攻城战,始于太平天囯起义。两百多年后的火药质量和现在的火药质量自然不是一回事。

   当然,这个年代,“地穴爆破法”也有成功的。满清在辽东攻城时用过此法,成功破城。但那是一座小城,且年久失修,而且爆破前已被火炮轰击多时,城基松动。

   曹志建见明军用爆破法攻城,吓了一跳。急忙下令,在南海城内离城墙两丈处,栽上木栅,以防明军炸墙破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