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靖江王

第466章 赈灾(一)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2063 2024-05-30 14:41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开封,大宋朝的东京,宋时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画家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尽当时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繁华。雄城也!外城周长五十里零一百六十五步,高四丈,宽五丈九尺。历史上,李自成三攻此城未克。

   清直隶、山东、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李荫祖正在巡视着城墙,站在大梁门上,感慨万千。

   这位二十八岁的总督,晋升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顺治帝夸他年富力强、才猷精敏,又给他加了太子太保。其实,年富力强、才猷精敏之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大清要忠!这李荫祖,汉军正黄旗,陕西提督李思忠的次子,父子两代铁杆汉奸,顺治帝信得过。

   年轻轻的,就被擢到高位,难免有高处不胜寒之感。眼红他的人不少,朝中很多人都说他不如前任。

   李荫祖的前任张存仁三年多前病逝了。张总督是个狠人,当年为了剿灭雄踞山东、河南的榆林义军,居然扒开了开封、归徳一带的黄河,让好几个县顿成泽国,淹死百姓无数。狠人不长命,病死了,清廷赠太子太保,谥忠勤。

   因为前任做事太狠辣,越发显得这李荫祖太软弱,能力不足。

   李荫祖不服气,吾哪里不如张存仁?一直想干出政绩,证明自己。

   机会来了!

   宁南靖寇大将军罗托被明征虏大将军严遵诰击败,准备往北逃过黄河。李荫祖楞是拽着罗托的马尾巴,左劝右劝,终于劝得罗托留守开封。

   若是成功地守住了开封,那自己可就成了大清的第一功臣,到时候在朝中的地位超过范文程、宁完我等元老汉奸,也不是不可能。

   为了守住开封,他下令将汝宁府、南阳府、汝州的守军全部撤至开封。又令河南巡抚吴景道领一万河南绿营,驻守河南府的洛阳;南阳总兵张应祥领兵五千,驻守归德府的睢州,与开封互相声援。

   这吴景道和他都属汉军正黄旗人,又是辽东老乡,张应祥则是他的心腹,有此二人在,开封的东、西两面可保无虞。

   “督宪”,李荫祖正想着心事,忽然听到一声弱弱地呼唤,一看,是开封知府张自德。

   冷哼一声,“汝来得正好,本督让汝征发丁壮守城,事办得如何了?”

   “下官已征发了一万六千丁壮,随时可上城协守”。

   “嗯,汝做得很好”,李荫祖从牙缝里夸了一句,然后两眼便朝天上看。那意思,汝可以走了。屁大点的小官,堂堂总督没时间多搭理。

   孰料张自德竟不走。

   李荫祖不耐烦了,“怎么,汝还有事?”

   “督宪,咱河南前两年遭了雪灾,今年又遭了兵灾,大量百姓逃亡,开封府也出现了大批流民。下官请示,是否可以开仓赈济?”

   张自德算是个好官,这些年兴修水利、扶持农耕,开封府的仓禀里倒是存了些粮食。可李荫祖为了守住开封,派亲信控制了粮仓,没有他的钧命,一粒粮食都不许动。

   “这如何使得?开封的粮食要留给大军守城用,数万将士人吃马嚼的,本督正觉粮食不够,哪有余粮管那些流民?”李荫祖断然拒绝。

   张自德快哭了,“督宪,民为国之本,不开仓赈济,会饿死很多百姓,造成国本动摇啊!”

   “哼,书生之见”,李荫祖哼道,“事有轻重缓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守住开封城,其他的事,本督管不了”。

   “可是,督宪,流民们没饭吃,要是闹事怎么办?”

   “闹事?”

   李荫祖狞笑一声,“本督现在就移文给各府、州、县,不许流民靠近城墙,有敢闹事者,杀无赦”。

   ??

   大明征虏大将军严遵诰正从襄阳往河南前进,朱亨嘉给他的军令是速取河南,然后至山东与自己会合。

   严遵诰本有六万大军,在与罗托、尚可喜的激战中,损失了万余,但在襄阳逼降尚可喜两万余残部后,人数反多了一万,留下一万驻守新得的湖广北部各府,攻取河南的兵马依然是六万。

   明军先锋兴业侯杨辅臣率一万锐卒奋勇前行,一路上南阳府、汝宁府、汝州皆不战而降。

   然后进入开封府南部,项城、沈丘、商水、郾城、临颖、襄城、西华、陈州,七县一州之地竟然见不到一个守军。

   太顺了!

   杨辅臣担心有诈,详细询问降官后,方才得知,原来清直隶山东河隶总督李荫祖已经将开封府南部各县的守军全部调往开封,打算依坚城而守。

   杨辅臣身经百战,闻言眉头一皱,若如此,开封城可就不好打了,急派人报于严遵诰。

   ??

   “娘,我饿!”

   南召县至南阳城的驿道上,一个七、八岁大的小女娃拉着娘亲的手,哭泣着说。

   “小妮儿乖,到了府城就有粥喝了”,女娃的娘哄着她。

   一个青年男子搀扶着一个老汉,艰难前行,走着走着,老汉身子一歪,便没了气息,“伯(南阳话称父亲)”,青年男子放声大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