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靖江王

第88章 川局 shuhaige.net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2120 2024-05-30 14:41

  “大哥,小弟无能,败了!”李定国回到龙场驿向孙可望请罪。

   “二弟不要气恼,明日吾亲自带兵去打札佐城,替汝雪恨。”

   “不可!明军铳炮精良,装在车上行进迅捷。那些战车,战时为炮,守时为城,十分难对付。不过却有两个缺点。”

   “哦,二弟快讲。”

   “其一、铳药消耗大,补给困难;其二、适合平地作战,山区运动不便。龙场驿地形崎岖,利于我军。大哥不妨藏兵于龙场驿,伏击明军。”

   “哈哈!大家都说二弟作战勇敢,是’万人敌‘,依吾看,不光是‘万人敌’,还是‘智多星’。就这么办”。

   “大哥,弟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自家兄弟,但说无妨”。

   “义父生前曾要吾等归明,弟观靖江监国颇有中兴气象。您何不带吾等兄弟归顺大明,一来为国家尽忠,二来为义父尽孝?”

   孙可望一听这话不耐烦了:“二弟,吾说了多少次了,吾也欲归明。但那靖江王小瞧吾等,连个公爵都舍不得封。不战不行。等吾打胜了这一仗,一定领兄弟们归明。可好?”

   李定国还欲再劝,孙可望甩袖而去。

   ??

   “哎!这孙可望一个劲地猛攻龙场驿,不来札佐城与孤决战。龙场驿地形又险,去龙场驿决战,不利于吾军。这该如何是好?”朱亨嘉向群臣问计。

   不料将领们大眼瞪小眼,无计可施。

   李明忠想了一下道:“监囯,不如吾军先打息烽所,再打养龙坑司,占了乌江渡,断敌后路?”

   “李将军,汝这个主意好!”朱亨嘉打算听李明忠的,忽见郑封又在捏下巴。

   根据历史经验,只要郑子房一捏下巴,准有损招。

   “郑卿有什么好主意?”

   “监国,西军大将贺九义驻守在息峰所,他手下三万大军,地形又险,不易打。您不如佯攻息烽所。”

   “佯攻息烽所?”

   “您大张旗鼓地去打息烽所,走到一半再返回。您一走,孙可望必然以为札佐城空虚。他一定会率主力偷袭札佐城。到时候,您诱其在札佐城决战的目的就达到了。”

   “哎呀,郑卿,还是卿的点子多呀!”

   “监国,臣还没说完。”

   “哦,郑卿快讲。”

   “贺九义把主力摆在前方的息烽所、底寨司、开州、青山司,后方的养龙坑司守军不多,仅留了三千兵。监囯何不派兵偷袭养龙坑,控制乌江渡,断西军后路?”

   “郑卿呀,这养龙坑在后方,孤怎么能越过开州、息烽所,偷袭养龙坑?”

   “监国忘了,这一段有乌江的支流清水江,您派兵逆河而上,至乖西司偷偷上岸,奇袭养龙坑,控制乌江渡。西军便成了瓮中之鳖矣。”

   “这清水江不是号称天险吗?”

   “臣已派人打探过水情。现在已是枯水期,枯水期的清水江并不险。”

   ??

   “川地久乱,民生凋敝。末将自驻叙府至今,所属各州县,仅征得稻谷四十八石、粗米九石,官兵枵腹难忍,骡马宰杀殆尽,请回保宁就食”。

   和硕肃亲王豪格正在看信,这封信是他的部将,叙府总兵马化豹写的。信中主要倾诉了四川残破,征集不到粮食的窘境。

   打败了张献忠后,豪格开始了他的四川攻略。

   他顾不上追大西军的残兵败将,目光盯上了驻守在四川各地的明朝残余势力。

   豪格读的书多,知道以汉治汉的道理。打下合川后,他立即委任明朝降将王遵坦为四川巡抚。

   明朝四川巡抚马乾扼守内江,豪格命王遵坦招降马亁。马乾回信说:“某为大臣,义无降理。古人有言,封疆之臣应死封疆,此正某毕命之时也。”

   “马乾有骨气!”爱新觉罗·豪格最喜欢有骨气的汉子。

   他赞了马乾几句,立即率军攻打内江,马乾不屈战死。

   接着豪格进军遵义(明代属四川)。

   大西军渡过乌江渡,进入贵州后,明朝督师、大学士王应熊领兵占了遵义。

   听说豪格来了,王应熊不敢战,逃往赤水卫。明四川总兵贾登联、副将谭得胜干脆降了豪格。

   多了贾登联、谭得胜部两万降兵,本来是件喜事,但豪格却开心不起来。

   他和马化豹一样,军粮也快尽了,实在养不活两万张嘴。

   ??

   “来,贾将军、谭将军,本王敬两位将军一杯。”

   “多谢王爷!”

   豪格敬酒,二将不敢怠慢,一饮而尽。

   “两位将军是真心归顺吾大清吗?”

   “末将愿为大清赴汤蹈火”。

   “好好好!本王欲向两位将军借样东西,两位将军可舍得?”

   “王爷欲借何物?”

   “两位将军的项上人头”。

   贾登联、谭得胜大惊。还没来得及从桌上站起来,一群精锐的正蓝旗护军(原巴牙喇兵)举刀冲向二人,将二人砍为肉泥。

   杀了二将,豪格领兵突然包围了二人的部下,将二人所统的两万降兵杀了个干干净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