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南明靖江王

第367章 谋郑(四)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2088 2024-05-30 14:41

  南京城乾清宫,天冷了,马欢喜小心翼翼地为暖炉添了炭,然后躬身后退。

   朱亨嘉没理这奴才,专心地批着奏疏。

   一晃过去了一个时辰,马欢喜忽然贼笑了一声,禀道:“陛下,高平莫氏赵王太妃的奏疏到了”。

   这位司礼监掌印侍龙有术,吩咐司礼监,对简在帝心的一些“重点人”上的奏疏,必须随收随递,不得拖延。其中就有这赵宝莲娘娘。

   “宝莲的奏疏?快,速取来与朕看”。

   朱亨嘉熟练地打奏疏,正文先不看,先看附本。

   赵宝莲的疏一向都有正、附本。正本谈公事,附本诉衷肠。久而久之,朱亨嘉养成了习惯,先看附本,再看正本,自嘲为先私后公。

   “嗯,一张纸,莫非又是美人图?”

   赵宝莲怕光武帝忘记自己,经常请画师给自己画像,寄给光武帝。有梳妆的、有观花的、有起舞的、有弹琴的??被光武帝戏称为美人图。

   打开纸一看,却不是,纸上是一幅菊花标本,上面还有一首小诗。

   《帝女花》

   高平帝女思无涯,

   此花开罢再无花。

   恨无彩凤双飞翼,

   随风飞入百姓家。

   朱亨嘉一瞧,感动得眼睛红了。此诗满满的都是对自己的深情厚意啊!

   “我一直思念着您,人生短暂,就像帝女花一样,开完便谢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百姓家做个寻常女子。这样,我便能终身陪伴在您的身旁!”

   一感动,便开始写给赵宝莲的仙翰(皇帝书信),老规矩,先写附件。朱亨嘉给赵宝莲的仙翰,也分正文、附件。正文谈公事,附件诉衷肠,一样一样的。

   人一动情,才思便敏捷,接着赵宝莲的情诗,续了一首。

   《续帝女花》

   谁云无情帝王家?

   高平有女思无涯。

   百花丛中偏爱菊,

   年年岁岁叹荣华。

   “谁说帝王之家无情?宝莲不就天天思念着朕嘛。百花丛中,朕只爱宝莲送朕的菊花。一年年看着花开,叹着气,思念着宝莲”。

   谈完情,说完爱,办公事,朱亨嘉打开了赵宝莲奏疏的正文。

   一看,眉头皱了。宝莲让朕立她的儿子莫英为安南国王,这个事可不好办啊!

   这个时代的人,特别讲究名,名正才能言顺。那黎朝,在安南立国两百年,名义上,不管郑氏、阮氏、武氏,还是莫氏,都是黎氏的臣子。不立黎维禑,立莫英,岂不是废君立臣,坏了纲常?纲常可不能坏,朕已经得了天下,自然希望子子孙孙、皇权永固。纲常一坏,万一朕的大臣,都学着莫氏篡黎一样,篡朕子孙的皇位,可怎么得了?不成,这个事不能干!

   可是不答应吧,美人恩重,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忽然想到了张名振,对马欢喜道:“定西侯有奏疏上来吗?”

   “禀陛下,定西侯上了道奏疏”。

   “拿来与朕看”。

   朱亨嘉想听听张名振的意见,打开奏疏一看,好家伙,看完冷汗直流。

   “定西侯臣张名振谨奏,为封黎维禑为安南国王事:

   窃臣一介武夫,叨沐皇恩,拔擢军旅,常思报效于吾皇。然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臣拳拳之心,可昭日月,伏惟陛下海纳百川之量。龙逢比干之事,史册惜之。惟我大明之君,君临天下万邦者,纲常也。惟能重纲常,故四海归心,五夷宾服。昔海瑞云,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岂可不重礼仪、明尊卑哉?安南黎氏,虽陛下之臣,亦安南国之君也,郑阮武莫,皆黎世之臣也。岂可不立君而立臣者耶?此例若开,倘后世之人学之,陛下何以自处?微末愚忠,泣血以闻”。

   先看此疏,很气!什么叫“龙逢比干之事,史册惜之”?难道朕是桀纣?

   接着,很佩服,此人是个硬骨头啊!好汉!不怕死!

   最后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朱亨嘉,“倘后世之人学之,陛下何以自处?”是啊,如果后世的人也学这莫氏篡黎一样,来篡朕子孙的皇位,朕该怎么办啊?

   唉!朕不愿意对不起朕的子子孙孙,便只能对不起宝莲了!

   在张名振的奏疏上批复道:“览卿所题之本,其言甚嘉,准!”

   批完,朱亨嘉对马欢喜说道:“大伴,汝可知朕最怕什么人?”

   马欢喜楞住了,“这世上还有皇爷怕的人?”

   “朕最怕的就是张名振这样硬骨头的读书人啊!这些人,死抱着纲常不放,口口声声,忠孝节悌、礼义廉耻,不管对不对,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这人啊,一有了信念,便不怕死,杀了一批,还有一批,杀之不尽。叫朕如何能不害怕?”

   该如何安慰宝莲呢?光武大帝灵机一动,不能封莫英为安南国王,便照广南国例,封他为安南国副国王好了。

   于是,在赵宝莲的奏疏上批复道:“废君立臣,有违纲常。朕实不敢为此事!今封卿之子莫英为安南国副国王,安南国政,悉由其料理。终朕一朝,卿其勿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