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漠唐

第四十四章 横挑强梁(1)

漠唐 龙吟森森 2067 2024-05-30 14:41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一月份的时候,新兵的体能、队列、军纪、旗鼓训练完毕后,李晟基接手了前八个都挑剩下的人,组成了第九都,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在三月下旬的全军大演武中,第九都竟然取得了第三名的不错成绩,李晟基“善练兵”的名声便在全军中如雷贯耳了。

   不过李晟基并不满足,包括他的第九都在内,操练的倒是有模有样,甲胄也齐备,可惜没有实战经验,他心里还是没底啊。

   九都练成后,新的人事任命是:

   第一都,都指挥使秋悲风

   第二都,都指挥使恽怀楚

   第三都,都指挥使岳军候

   第四都,都指挥使高怀礼

   第五都,都指挥使刘承威

   第六都,都指挥使周信

   第七都,都指挥使景文广

   第八都,都指挥使谈谦

   第九都,都指挥使李承训,崔横副之

   马军方面还是与之前一样,都指挥使姚猛,兼第一都指挥使,呼延赟副之;第二都指挥使契必信,符彦伦副之,第三都指挥使单廷贵,上官景副之。

   每都一千五百人,战时第一二、第三四、第五六、第七八临时合成旅都,由单数团都的指挥使充任旅都指挥使,这样一看,除了岳军候,其他旅都的指挥使都是横刀都出身的人,基本上是一个横刀都出身的配一个其他出身的。

   新增加的横刀都士兵前前后后经过半年的轮换淘汰之后,李晟基留下了五百人,本来只有三百人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不过考虑到冷兵器时代人数的重要性,李晟基最后还是稍微放宽了一些要求,将另外两百人也留下来了。

   这两百人也都是军中的精锐,不过在横刀都十项考核中均有一两项不合格。

   新的横刀都成立后,李晟基将完全合格的三百人编入甲都,由郑恩任指挥使,另外两百人编入乙都,由李继基任指挥使,对,你没听错,就是李继基,李继基知晓自己身世后,原本改成了薛继基,不过军内的人都叫惯了,或者是有意无意的,继续叫他李继基,最后李继基也只好默认了。

   新的横刀都中,郑恩继续担任火字营的头目,李继基担任风字营的头目,元丰担任山字营的头目。

   “×字营”与“甲乙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平时按“×字营”编制,战时按“甲乙都”编制。

   三月底,李晟基决心带横刀都、第九都、刘承威的第五都、契必信的五百骑兵进行一次长途拉练。

   第九都每个士兵的背包(用双层麻布制成,外面一层涂了桐油用来防雨)里,除了衣被、雨披外,还装了十斤干粮,可供五日之用;横刀都、骑军都各自多带了一百匹马,每匹马驮载粮食、豆料一百斤,一共两万斤,每步军都的工兵都一百两改装后的独轮车可装载粮食一万斤。

   三万斤粮食,按每个士兵一天两斤计算,可满足第九都、骑军都、横刀都两千五百士卒六日之需,加上士兵背包里自带的粮食,维持十日的作战需要不成问题。

   因为刚过农忙季节,又征调了八百民夫,赶了四百辆大车,每车可运粮一千斤,可满足四千大军五十日之需。

   李晟基计划出井陉道,然后沿着镇州到易州的驿道北上,到易州后再越过飞狐道进入蔚州,再经过平陉道进入代州,最后经忻州回到平定州。

   三月底,四千大军从平定州出发。

   李晟基带着横刀都甲都、骑军都、第九都先行一步,刘承威带着第五都、横刀都乙都押着辎重跟在后面,与大军保持着一日的距离。

   出发前李晟基也对可能遭遇的情况进行了反复推演,北上最有可能遭遇的是义武节度使杨光远的军队,到易州附近时又可能遭遇卢龙节度使赵德均的军队,不过理由他都想好了——去妫州送粮,如果真要动武,他也求之不得,以刘承威区区一都人马押着四十万斤粮食,未尝不是一个诱饵。

   总行程大约一千里路,李晟基计划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走完这段行程。

   像这种大规模的“拉练”不可能全军出动,其它各都人马就只能窝在平定州自己演练了。

   第九都中,负责弓弩部队的是摩天寨的老人姚静,负责长枪、刀盾的是崔横。

   姚静还好说,他心气不高,现在能指挥三百弩手、三百弓箭手已经很满足了,崔横心里就有些不平衡了,作为全军的副总训练官,还是横刀都的出身,最后竟然一都的指挥使也没捞上。

   不过看到李晟基亲自训练第九都之后,心里的不平衡略好了一些,看大人这架势,将来一个节度使是跑不了的,自己的机会还是有的。

   其实李晟基自己也有些过意不去,不过第九都是自己亲训,总要用一些自己熟识、信得过的人,想来想去,只好委屈崔横了。

   契必信的五百骑兵先行,李承训继之,李晟基自己居中策应,刘承威、李继基殿后。

   大军很快过了井陉道,按照之前的计画,绕过镇州,从房山县北上,过灵寿再绕到驿道上,本来是不想惊动符彦卿的,没想到最后还是惊动了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