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明末之旅

第十章 珍妮纺纱机

我的明末之旅 五彩贝壳 2070 2024-05-30 14:41

  杨升海本来不想找张丰,但看到棉纱告罄,眼看多台织机就要停工,加之杨升海脑袋都抓破了也未能想出办法,杨升海无奈,只好来找张丰。

   此刻,张丰正在厂房建设工地上,看到杨升海走过来,张丰心中猜了一个**不离十。

   张丰吩咐旁边的邓万宝道:“小邓子,你在这里盯着一点,我和杨管事去商量一点事情。”

   说完,张丰朝着杨升海迎了过去,郎声的道:“杨管事,是不是织坊有什么事情?”

   杨升海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马上急急忙忙的点一点头道:“对,对,正是织坊出了事情,我们的棉纱告急,跟不少需要,眼看不少织机就要停工,这,这可怎么办呢。”

   果然如张丰所料,张丰轻松一笑道:“杨管事,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我有办法解决。”

   棉纱跟不上,眼看不少织机就要停产,杨升海仿佛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现在见张丰这么轻松,这么自信,杨升海一愣之后,心中的压力也渐渐释放,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杨升海心中想道,不愧是东家,连这样棘手的事情都有办法解决。

   心中轻松的同时,杨升海也非常的好奇,想知道张丰到底怎么解决,于是,杨升海问了起来。

   “少东家,您是准备增加纺纱机的数量,还是准备……”

   张丰挥手打断了杨升海的话,张丰笑着道:“都不是,我准备制造一种新型的纺纱机,这种纺纱机的纺纱效率是现在纺纱机的数倍不止。“

   新型纺纱机!

   数倍不止!!!

   杨升海惊异的看着张丰,随即,杨升海就兴奋和激动起来,此前,“飞梭”的出现已经让杨升海对张丰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次,张丰居然说要制造一种新型纺纱机。

   杨升海激动的道:“少东家,这就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棉纱短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张丰点一点,脑海之中想起了“珍妮纺纱机”,张丰准备将这种纺纱机制造出来。

   依照大明朝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工匠的技术水平,制造“珍妮纺纱机”肯定没有问题,张丰要考虑的主要还是保密问题。

   “飞梭”实行严格保密,对“珍妮纺纱机”也是一样,也将实行严格保密,该纺纱机的各零部件分开制造,最后在织坊进行组装。

   织坊的织机全部完成改良之后,张丰就考虑到了棉纱的供应肯定会出现问题,早就在着手“珍妮纺纱机”的制造事宜。

   设计自然是张丰自己完成的,然后找了松江府的多家工匠,分开进行零部件的制造,再过一两天,第一台“珍妮纺纱机”将在织坊内进行组装。

   在18世纪中期,“飞梭”的出现,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手摇纺纱机。“珍妮纺纱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珍妮纺纱机”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8倍。

   这种纺纱机,将足足提前一百多年在大明朝出现,当然,这种纺纱机也不再被叫做“珍妮纺纱机”。

   杨升海心中大定,高高兴兴的和张丰一起回了织坊,杨升海将织坊这两天的事情,事无巨细一一汇报给了张丰。

   “少东家,我们以前一天只能织十几匹布,现在,我们一天能织几十匹布,数量提高了数倍。”

   “少东家,第一批使用‘飞梭’织成的棉布已经发出去了……”

   “少东家,这一个月的工钱准备发放……”

   “少东家……”

   张丰听着杨升海的汇报,不时的点一点头,见杨升海喜悦和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脸满足的样子,张丰不禁道。

   “杨管事,这么一点小成绩你就满足了啊,待我们新式纺纱机制造完成,待我们的纺织工厂建设好,每天织出的棉布将达到上一千匹,一年下来将足足数十万匹。”

   数十万匹!

   杨升海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自己只能仰望的数字,于是,杨升海又不禁有敬佩的看了看张丰。

   张丰知道,出现工厂化的生产之后,数十万匹这个数量并不大,以后肯定还会不断的刷新这个数据。

   ………

   织坊,房间之中。

   前不久,张丰在这间房间之中改良了织机,现在,织坊的每一台织机都使用了“飞梭”,织布效率数倍提升。

   今天,张丰在这间房间之中忙碌,正在组装“珍妮纺纱机”,几天之前,张丰找了好几家工匠,分开制造纺纱机的各零件,几天的功夫,零件全部制造完成。

   历史上,第一台“珍妮纺纱机”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就制造完成,可见这并不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

   各零件齐全,且还是张丰自己设计的,组装起来就非常顺利,当杨升海再次进来的时候,历史上第一台“珍妮纺纱机”就问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