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国色千娇

第14章 人之将死

国色千娇 跑路前进 2154 2024-05-30 14:41

  可惜的是,方玉走了四天,没有找到人活动的痕迹。

   翻山越岭,在树林中行走,他那身素白色的长袍已被树枝刮成了缕缕布条,随着山风飘摆不定。

   长年行走在外的方玉并没有遇到这种困境,山间野果、野菜蘑菇之类的东西方玉不敢吃。

   他也曾看见山鸡野兔,可惜除了追丢了一只靴子,什么都没抓到。

   方玉慢慢挪动着脚步,除了因为崴了一只脚,还因为饿。他本就是大病初愈,和猛虎厮杀又耗尽了元气。

   这几日他运气不错,没有遇到猛兽。但也没找到认为可以吃的东西。

   从虎腿吃完算起,他已经饿了六天。

   现在每走一步,他身上都会冒出虚汗。

   他用力吸了两口气,现在连呼吸也不能自主了。

   这里到底是他娘的什么地方?!

   怎么这么大!

   他好不容易爬上另一座山梁,靠着一颗老树喘着粗气。

   都是山!

   方玉骂了一句,待要闭眼休息一会儿,他似乎看到了一块平地。

   平地?!

   莫非有人家?

   方玉精神一振,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找了一颗容易攀爬的树爬了上去。

   山坡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

   有路,有活路。

   “嗷!”方玉兴奋地仰头嚎叫了一声,

   “嗷~嗷~”的狼嚎声从远处传来,此起彼伏。方玉吓了一跳,连忙闭嘴。这要是把狼招过来,乐子可就大了。

   方玉连滚再爬地从山坡上下来。

   这条山路三四丈宽,并排走两辆普通的马车不成问题。看来这路通往大城,平日里往来频繁。不然不可能在山中修这么宽的山路。

   刚才走路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方玉极其疲倦地躺在路边,眯着眼仰看着蓝天白云。

   困!

   方玉想合上双眼睡一会儿,但他又怕自己错过行人,也怕自己睡过去再也醒不过来。

   他拼命地睁着眼睛,努力让自己不要睡过去。

   然而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方玉觉得自己的眼皮越来越重。

   他眯着眼睛,两眼无神地看着天空。

   这天,越来越暗,天要黑了。

   远处传来熟悉的马车轱辘声音,方玉知道这是路上来了行人。马车轱辘声中还夹杂着不少马蹄声。

   在马车轱辘的转动声中,方玉听出来这个车队的速度不快。这个时代的马车,速度快起来能颠死人。

   不是大户人家出行,就是马车中有重要的物品。这些人或许是护卫或许是保镖。

   这些事他感觉自己似乎想了很久,大概想了一天,因为天已经黑了。

   令人奇怪的是,这车队声越来越近了。

   这些人走得好慢,方玉用力吸了口气,无声地喊道:“救命!”

   马车越来越近,方玉想扬手示意,然而只是手指微微动了动,手并没有举起来。

   他就像真正的死尸,静静地躺在路边。

   有人呼喊了一声,似乎发现了方玉。

   呼喊声后,车队的速度陡然加快。

   轰隆隆的马蹄声和连成一片的车轮转动声在方玉的耳边飘过。

   扬起的尘土轻轻落在方玉脸上让他喘不过起来。

   方玉只是胸膛缓缓地起伏了几下,他现在连咳嗽的力气都没有。

   马蹄声、车轱辘声渐渐远去,活下去的希望,也随之散去。

   山风吹过,方玉脸上的尘土被吹散了一些。

   长长的睫毛随风微微颤动,好像路边的野草,无人注意,无人知晓。

   过了一会儿,马车离开的方向有两匹健马飞驰而来。

   马蹄声嗒嗒作响,速度极快。

   一人身穿青色短袄,三四十岁的模样,腰悬唐刀,看起来颇为健壮。另一人是位慈眉善目的老者,这老者在疾驰的健马上坐的极稳,看起来也是精通马术。

   那两匹健马风驰电掣般到了方玉身旁,马上之人似乎没有看见方玉,又急速地离开。

   那两人御马跑出五六十丈,几乎同时将缰绳狠狠一勒。健马前蹄高悬,仅凭一双后腿站起,仰天嘶鸣了几声,停了下来。

   这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一拨马头向方玉奔了过来。

   两人到了方玉身边,中年壮汉翻身下马。

   这中年壮汉极其小心,他抽出腰间的唐刀,用刀尖指着方玉,小心翼翼地靠过来。

   那名老者骑在马上,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张臂张弩。

   弩上已上好了弩箭。

   这弩箭的箭头不像其它普通弩箭磨得雪亮,而是发出幽绿色的暗光。看起来这弩箭似乎抹上了某种剧毒。

   中年壮汉神情紧张地挪到方玉一步远的地方,用刀将方玉身旁弯着的唐刀扒拉到一边。

   他表情放松,似乎松了口气,对老者说道:“没事,是个死人。”,随后刀尖猛然向方玉心口刺了过去。

   方玉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没有丝毫反应。

   刀尖刺破了方玉的衣服,在方玉的心口上刺了一个小伤口后猛然停止。鲜血涌出伤口,顺着方玉的皮肤画出一条血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