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召唤时代

第359章 中箭

三国之召唤时代 无知浪子 2125 2024-05-30 14:42

  “主公,如今情势混乱,等徐晃等人肃清了青州境内我方人马后,必定会西进攻打我军,还请主公早做决定。”许攸立即说道。

   “那你说某该怎么办?”袁绍沉声道。

   “属下有两策,第一,退兵肃清魏郡之敌,整顿兵马,他日再做图谋,第二,召回张定边将军,让张将军从侧翼攻击刘辩,只要抓住了刘辩一切便可无忧。”许攸说道,

   “不可,万万不可啊!”许攸说完田丰立即出来阻挠。

   “田元皓,你倒是说说有何不可?”许攸怒斥田丰。

   “第一若主公退兵,到时候刘辩三方压进张将军的人马顷刻间便会覆灭,而且青冀两州之地将会被逐渐蚕食,到时候别说东山再起,我军很可能从此覆灭,第二,若让张将军退回来,徐达,徐晃两军趁势追击,张将军必败无疑,到时候我军也要面临三面合围之境,得不偿失啊,主公!”田丰言辞凿凿的说道。

   “那你说说该怎么办!”袁绍看着田丰说道。

   “主公,属下以为主公当继续攻打刘辩,如今刘辩的人马皆是人困马乏,而且他们与我军一样,我军缺粮,而他们缺水,只要攻下了他们的大营,擒拿了刘辩一切就不成问题了。”

   “好,就先依你的计策,全力攻打刘辩。”袁绍最后还是没有同意许攸的计策。

   随着袁绍的决定下达,袁军又开始不畏死的攻击,一日接着一日,双方的伤亡不断增大,而袁军缺粮的情况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逃兵出现,战马也所剩无几,不是累死的,也不是战死的,而是被宰杀吃掉了。

   同时刘辩的人马也因为缺水的原因也困难到了极点,两方人马都处于毅力比拼的阶段。

   战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就连刘辩自己都提着剑上了营墙战斗,衣衫染血,热血高亢。

   就在这一日,在大营西侧的营墙被袁军士兵登上了,袁军不断往大营中涌入,势如破竹,杀红眼的袁军士兵,一个个如同饿狼绞杀着汉军士兵,汉军已经到了危险存亡之际了。

   而杀进汉营的袁军士兵也并不是全部杀红了眼,有的人,一进汉军军营就开始四处寻找食物。

   ……

   “陛下,西营已经被攻破了!”

   “什么!”

   正在战斗的刘辩听到这个消息,瞬间震惊了。

   杀退一波敌人后,刘辩立即退了下来。

   “西营谁在坐镇?”刘辩立即询问道。

   “是高宠将军!”立即有人回答了刘辩的问题。

   “糟了,是朕大意了!”刘辩暗暗自责,在安排将领时他忘记了,在手下这几名将领中,宇文成都,赵云,高长恭,高宠,唯独高宠没有带兵的能力,将高宠安排在危险的西营是一种错误。

   “成都,你立即从北营调集预备人马,前去支援西营!”刘辩当机立断让宇文成都带人去支援。

   “可陛下你的安危了!”宇文成都惊慌的说道。

   “朕有这么弱吗,再说朕后面也还有预备人马啊,等你走后,朕再把他们调上来,这样不就安全了。”刘辩怒斥道。

   “可陛下……”宇文成都还想说什么。

   “朕的话你也不听了,你要知道要是西营完全失守了,敌人从西边一路杀进来,朕还有众将士那才是必死无疑!”刘辩怒喝。

   “陛下!”

   “还不快去!”

   刘辩瞬间大怒。

   “诺!”

   宇文成都得令,不甘的离开了。

   “让预备的将士们上来,然后让其他人将伤员都下去。”

   宇文成都走后,刘辩便立即下达了命令,他并不是让预备的部队上来,增加兵力,而是用他们顶替原来的伤兵,乏兵。

   “诺!”

   ……

   西营,

   袁军在营地内肆虐,杀人,抢粮两不误,高宠带着人且战且退。

   “将军,不能再退了,在退的话,陛下他们就危险了!”一名副将焦急的对高宠说道。

   “都怪我,都怪我,指挥不当,指挥不利啊!”高宠自责的说道。

   “唉,并非将军的过错,而是陛下……”副将的话后面没有没有说,不过两人都心知肚明,不过他们也没有因此怨恨什么。

   “我等为陛下所重用,才不负这一腔热血,一身本领,今日就算为陛下而死,又当如何!”高宠正气凛然的说道。

   “将士们。为陛下而战,为家园而战,为百姓而战!”高宠举枪高呼。

   “战!”

   一声战字响彻云霄,代表了这些将士们的无限斗志,与无限的悲凉。

   一股悲凉之意充斥在这片营地之中。

   “随某杀敌!”

   高宠当先杀出,錾金虎头枪如云龙,如巨蟒,所向披靡。

   “杀啊!”

   一曲被悲凉的战歌在此奏章,他们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在他们的战斗开始之际,就有一支大军杀了过来。

   “踏,踏,踏踏,踏……”

   “杀!杀啊!杀……”

   马蹄声中伴随着喊杀声,一支精良强大,并且人数巨大的骑兵队伍从袁军侧翼杀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