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召唤时代

第914章 黄雀在后

三国之召唤时代 无知浪子 2138 2024-05-30 14:42

  “黄老将军虽年迈,但老当益壮武勇超群,其次老将军沙场征战数十年,经验丰富且德高望重,由他代替臣驻守江夏极为合适。”

   见刘备迟疑,关羽又开口了。

   “黄老将军以为了?”

   刘备又看向了另一个当事人,黄忠。

   “臣没有什么看法,一切遵从陛下吩咐。”黄忠肃声答道。

   “那好,那就这样决定了,关羽,张飞,巨毋霸,鱼俱罗随朕南征,黄忠,魏延坐镇江夏,诸葛亮,刘知远坐镇荆州,甘宁率水师坐镇长江一线。”刘备肃声说道。

   “臣等遵旨!”

   最终刘备还是同意了关羽的提议,让黄忠替代关羽坐镇江夏,不过刘备为了以防万一还派了魏延协助黄忠。

   “粮草,物资,兵马安排上还需众爱卿通力协作,朕希望大军能够及时出征。”刘备肃声说道。

   “臣等明白!”

   ……

   “立即传信给燕京,告知陛下刘备要在两个月内对项羽用兵,预计出兵十五万,同时曹操也将会发兵,另外黄忠,魏延坐镇江夏。”

   ……

   半个月后,曹操得到了刘备的传信,立即召集了群臣。

   “刘备那里来信了,同意了朕的提议,他们已经开始着手调动兵马了,所以朕也打算开始调动兵马,着手攻打项羽一事。”曹操对众人说道。

   “臣等谨遵陛下吩咐!”

   众臣齐答,只等着曹操的吩咐了。

   “此次出征由曹彬领兵,丞相王猛随行,武将方面冉闵,贾复,杨士翰,曹景宗随行,领兵十五万于两月后,南下攻打项羽。”曹操肃声道。

   “遵旨!”

   不同于刘备那里,曹操这里没有一个人反对,所有人都同意了曹操的安排。

   ……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曹操,刘备频繁且大规模调动兵马,粮草的事情,自然让项羽知晓了。

   项羽一方或多或少也猜到了刘备,曹操的目的,毕竟他们兵马的兵马都是往自家门口调动的。

   “刘备,曹操近段时间大规模调兵,很显然是对我们有所不利,诸位以为该如何应对啊?”项羽沉声问道。

   “大王,臣以为此次刘备与曹操必然是来势汹汹,竭尽全力,于我军而言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臣提议先安排王后,王妃,还有文官和武将的家眷退回交州,甚至退出汉境。”范增开口说道。

   “范老莫非是觉得寡人与将士们不是刘备,曹操的对手!”

   项羽脸色一沉,似乎对范增的话很不满。

   “老臣并非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小心为妙,如今我军的兵马不到十五万,而刘备,曹操麾下各自都有二三十万兵马,一旦两方同时出击,我军将至少面临三十万的敌人,对我军来说这压力太大了,早些迁移家眷,妇孺对我军后面的调动,行动是大有好处的。”

   范增连忙解释道,这一世范增和项羽的关系,和上一世不一样,前世的二人更加亲密,项羽对范增更加敬重,二人的关系也不是像如今这样纯粹。

   “大王,臣也觉得应该早些将妇孺迁走,不久后我们将面临大敌,妇孺的存在对我们会有影响的,送走了他们正好也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这时房玄龄开口说道,他也赞同范增的提议,甚至有可能这本就是二人商量好的事情。

   项羽低着头陷入了思考,良久之后,项羽抬头看向了众人。

   “既然如此,那就尽快安排吧,希望将士们都不会有后顾之忧吧!”

   项羽的话中透露着一种无奈,没办法啊,因为正如范增,房玄龄所说,这些妇孺家眷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军啊,这是一种羁绊啊!要让手下大军发挥最强的实力,那就必须解决掉他们最大的羁绊。

   “遵旨!”

   “王翦!”

   “臣在!”

   “豫章郡还有曹军交给你了,你能替寡人守住吗?”项羽问道。

   “臣不敢保证,但臣必定竭尽所能!”王翦严肃的说道。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

   项羽满意的点了点头。

   “史万岁,周盘龙,来护儿你们就跟着王翦吧!”

   项羽继续开口说道。

   “遵旨!”

   三人上前,

   “王翦,寡人给你八万七万兵马,你看如何?”

   项羽又看向了王翦。

   “任由大王安排!”

   王翦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就这样安排吧,周亚夫与项庄安排文臣,妇孺家眷退往交趾等候消息,寡人与钟离眛,季布,史文恭领兵对抗刘备的大军。”

   “遵旨!”

   ……

   燕京,

   “陛下,这是从荆州传回来的消息。”王伯当来到御书房,找到了刘辩。

   “哦,荆州又有消息来了吗,莫非刘备又有什么动作了,朕倒是有些好奇了。”刘辩期待的说道,

   接过王伯当递来的信件,刘辩细细查看了起来。

   片刻后,刘辩陷入了沉默,

   “刘备居然要发兵攻打项羽了,并且曹操也出兵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