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魏武卒

第二十四章 阻拦

战国魏武卒 酒中狐 2059 2024-05-30 14:42

  秦军百将,倒了下去,至死,他还在疑『惑』这帮无纪律的“游侠”,怎么凌厉了许多……

   听到青豚喊声,早已瞄准对手多时的武卒们,齐刷刷的『射』出了手中箭矢。

   待青豚『射』出第二箭,这群终日勤练不淬的武卒们,『射』出的箭矢已经跟了上来。

   青豚到底是穿越人士,虽然身体的原主人也精通箭术,但究竟不是自己苦练养成的技巧。

   身体的协调『性』,还是落后于武卒众人。

   因此,当众武卒,第三支箭矢已经『射』中了慌『乱』的秦军时,青豚的箭支才刚刚离弦。

   此时,留在小溪这边的八十余秦军,已被撂倒六十多人。

   百将被五支长箭当场『射』死,两位屯长也因为穿着显眼的青铜盔甲,各自被三四支箭矢『射』成了刺猬。

   就连穿着订有铜钉的牛皮铠甲的秦军什长们,也被这帮被青豚开了窍的武卒们重点照顾一番,第一二轮箭雨就消灭的近乎全灭。

   仅剩一名什长反应快,听到弓弦响起,他就猛踢战马,战马飞奔,躲开了第一轮箭雨。

   待第二轮箭矢将他的战马『射』成刺猬之前,这厮又直挺挺的从马背上滚落,躲入大车后面,这才躲过一劫。

   至于那二十个伍长,也被『射』死了十多人,这还是因为武卒人手不足,没有第一波箭矢就照顾秦军伍长们,待第二波箭矢『射』向他们时,反应快的伍长已经躲到了大车后面。

   这些残存的军官们声竭力嘶的吼着,让士卒隐蔽,并组织躲在车后的士卒取箭反击,奈何慌『乱』之下,能够『射』出箭矢的秦卒,寥寥无几。

   慌『乱』的魏国黔首们,慌不择路,到处奔逃,虽然武卒士兵已经避开魏人,但总有倒霉鬼恰好撞到了箭矢上,血浸湿了脚下黄土地……

   武卒躲在芦苇『荡』里,秦军士兵只见到一根根箭矢,从芦苇『荡』里飞出,『射』向他们,却看不到魏卒人在哪里,盲目的反击,除了寥寥几支箭矢『射』中了魏武卒外,其他的大都落空了。

   这些个别秦军的反击,却引来了武卒的重点照顾,一时间箭矢『射』在大车上“梆梆”作响,大车上的粮袋也被『射』破,金黄的麦粒、谷粒洒落一地。

   见到剩余秦卒被压制的躲在车后,青豚大吼一声:“单伍继续『射』击压制,双伍持戈冲上去!”

   一半士卒弃了强弓,拔出『插』在一边的长戈,迈着整齐的队列,冲上道路!

   秦卒被箭雨压制的躲在车后,直不起身来,长戈足足有一丈长,手持三米长的兵器,半蹲着躲在半人高的车后,哪里施展的开呢!

   (后世出土的战国时期长戈,长度达到了三米一四。)

   秦卒只能用手中只有一尺半长的青铜剑,去格挡武卒的一丈长戈,没几下,秦卒手中的青铜短剑就被势大力沉的长戈打掉在地,武卒们挥舞着长戈,锋利的戈援或啄或勾,或割或刺,没几下秦卒就纷纷被刺死在地。

   偶有勇武者,挡开长戈,甚至削断戈柄,欲要反杀过来,却被已经走出芦苇『荡』的持弓武卒『射』死当场。

   青豚在命令武卒分成两队之后,就又命令两伍持弓士卒集结,自芦苇丛里开赴到河边,依然隐藏在芦苇丛里。

   初遇敌袭,河岸另一边的秦卒纷纷躲藏在大车后面,待预想中的箭雨并没有到来,秦卒们这才明白,河的这一边并没有袭击者。

   什长、伍长们纷纷吆喝士卒整队,要去解救被围困的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嘹亮的秦军歌声响起,在什长、伍长的带领下,秦卒们排着整齐的队列,视死如归的冲向战场。

   溪水不深,刚刚及膝,河流不急,水势平缓,秦卒们踏着响亮的脚步,举着圆盾,离开陆地,走入溪水之中……

   之前为了照看过河粮车,秦军过河了两个什的戍卒,此时四名秦军军官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霾。

   战及失吏,而轻短兵。

   秦军军法写的明明白白的,若是长官战死,他们这些下属士卒们,最好的结局就是罚入先登营,而这些基层军官,若无拿得出手的战绩,则会被军法官当场斩首。

   过河的秦军,不得不返回!

   明知必死,秦军所有人的心头都充斥着绝望,但!正是这种明知必死,去不得不赴死的悲壮,让他们爆发出了一股强烈的气势!

   他们坚信——哀兵必胜!

   溪水底下的石块,并不都是小石子,总有凸起和凹陷的地方,凸凹不平的河底影响了秦军的队列,排列整齐的队列出现了扭曲。

   最受青豚信任的周义,担当了领军阻击秦军援军的任务。

   这个将门世家出生的基层军官,对战机的把握是那么的让人绝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