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战国魏武卒

第四百四十八章 祭祀

战国魏武卒 酒中狐 2201 2024-05-30 14:42

  赵高点头,的确如此,要是王家人得知了牛姬私会他人,不管牛姬如何辩解,都是活不成了。

   “吾要看到汝的诚意,才能将汝引荐给公子!”

   赵高表明了自己的底线。

   “那是自然!”

   牛姬举起酒爵道:“来,赵府,为汝吾二人的共同目标干杯!”

   ……

   春风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至。

   这一天,正是清明,青豚带着众臣,来到数次大战,埋放战死者的公墓里祭拜。

   上古时候,家中若是有人去世,则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茔,祭祀先人则在宗庙进行。

   到了周朝中期,渐渐开始筑起坟丘。

   至战国时代后,墓筑之风渐渐兴盛。

   于是这祭扫坟墓的风气,流传开了。

   清明与寒食节,一贯是紧紧相连的。

   相传重耳流亡他国,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因为累饿交加,再也无力站起。

   随从找不到食物,这时候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吃了。

   重耳恢复了精神之后,才发现自己食用的竟然是介子推的肉,顿时感激交加。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晋国君主,乃为晋文公。

   一杆大臣围在晋文公身边,晋文公大肆封赏,却忘记了介子推。

   别人劝说介子推向重耳表达自己的功勋,然而介子推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收拾了行装,离开了。

   介子推回家后,带着老母隐居绵山去了。

   重耳听闻这件事之后,追悔莫及,亲自带着人去请介子推。

   只是这时候介子推已经在绵山里隐居了。

   绵山山势浩大、山高路险、树木繁盛,找寻区区两个人,又谈何容易。

   有人建议重耳从三面火烧绵山,逼迫介子推出来。

   大火熊熊,却是不见到介子推出现。

   待大火过后,重耳这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坐在一颗老柳树下面,死了……

   重耳顿时恸哭,在装殓介子推的时候,人们在柳树的树洞里,发现了一封血书: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将这天定位寒食节。

   第二年,重耳登山祭祀介子推,这才发现当日那颗被烧死的老柳树,再次发出了新芽。

   于是,祭祀先人插柳枝这个习俗,随着晋国的霸业,渐渐风靡列国。

   “诸君今日当寒食!”

   青豚弯腰点燃了纸钱,嘴里却是如是道。

   “唯!”

   众人齐声应喏。

   虎挽着袖子,亲自点燃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无人发现,青豚的眼睛湿润了。

   这里埋放着一万多具遗骸,甚至其叫得出名字的都有上千具。

   无数个跟随在青豚身边的士卒,不幸战死沙场,埋骨荒野。

   直到华国立国之后,青豚才派遣军士,起出将士遗骸,安置在这里。

   青豚给这个无名山包起名为百花山!

   这里虽然唤作山,实际上却是一道只有几丈高的山岗。

   山岗上长满了松树,远远看去黝黑的松针,更是平添了几分肃穆。

   众臣从青豚点燃的那一堆纸钱处,引燃了手中的纸钱,分往其他坟头上。

   军士们上前,再次将点燃的纸钱,逐一放置在所有的坟头。

   “兄弟们,来使钱了!”

   青豚在心里默念道:“汝等跟随吾奉献了生命,作为主上的吾,却只能在这种时节聊表一下心意……”

   青豚看着一个个墓碑,上面一个个或陌生或熟悉的字眼,在眼前晃荡。

   大牛、阿生、林群、周霭、二柱……

   愿天下,再无纷争!

   青豚手扶着墓碑,渡步在这阴深深的墓园里。

   身后一众文武大臣或是肃穆或是悲伤,亦或是装模作样者……

   其等紧跟在青豚的身后。

   “虎!此次,吾军死伤若何?”

   虎与身边三位将军低声合计了一番,答道:“回禀君上,算上前次新郑之战,吾军身死者已有两千虚。”

   不到两千人!

   这个结果可以接受!

   青豚点点头,吩咐道:“记得尽量将战死者的遗骸,都送回来安葬。”

   “唯!”

   虎抱拳,郑重的应了。

   青豚转身面向陈平道:“陈相,这后勤的一应抚恤工作,还要陈相多多费心了。“

   “君上说的哪里话!此乃是臣的本职!”

   陈平惶恐道。

   “张国尉!”

   张仲急忙上前道:“君上,臣在。”

   “国尉初次在中枢工作,这里事情牵扯较多,却是要压力大点,国尉可要多费心了。”

   张仲连声道不敢。

   青豚走在前方,指着漫山遍野的墓碑,长叹道:“国尉可曾知道,华国能够有今天,离不开这些大多大字不识之人的拼搏。

   常言道文武相轻,寡人自然知道文人看不惯武夫的粗鲁,武将们也是看不惯文人的圆滑的。

   寡人出身军旅,确是明白很多看似粗鲁,毫无修养的军汉,内心里却是单纯的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