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数一数二,丰富得多 shuhaige.net
第218章 数一数二,丰富得多
转眼间,便是大年三十。
这一天,荣国府的人都要聚在一块,共进晚餐。
可是,贾玄,贾政,还有贾政三个,都没办法和荣国府的其他人分享这顿年夜饭。
他们今晚要去皇宫参加宴会。
按照大周王朝的传统,年三十晚上,皇上要设宴款待群臣。
一种是展示皇恩的伟大,一种是臣民的欢愉。
二来,也是为了表彰这一年来辛勤劳作的文武百官。
虽然说是宴会,可是能够参加宴会的,却都是四品官员。
除了这些,就是皇室成员和贵族了。
按照道理来说,贾政本就没有资格参与这次的除夕宴会,可是这一次荣国府却是一件又一件的好事。
贤德妃来了,现在,也来了一位忠厚的舅舅。
贾政的地位虽不高,但他的大小姐却是个德妃,而且还是个有头有脸的女人。
他当然也被邀请了。
至于贾政,他是荣国府的一员大将,所以每一次都会受到赏识。
贾珍是宁国府的三品威烈大统领,当然也有他的身影。
虽说大年三十的宴会是在夜晚举行,可是文武百官在中午时分就会进朝,去长信殿向皇帝行礼,然后才会跟着皇帝去南宫祭奠皇帝陛下。
当然,朝觐的事情,也是在皇帝登基之后,才增加的。
在大周的历史上,他是唯一一任皇帝。
做完了这一切,皇帝陛下便回到了长信宫中,文武百官们在太监的陪同下,朝着祈年殿进发。
按理说,百官们应该是可以随意走动的,哪怕是回到自己的住处。
不过这些大臣大多居住在离宫颇远的位置,来回奔波也要花费不少的功夫,所以他们一回来,还没有在这里呆多久,便又要返回宫中参加宴会,所以大臣们也不想浪费力气。
幸亏中午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吃了午饭,去长信殿祭祖,所以并没有饿肚子。
实际上,这是大周王朝历代帝王所创。
最开始的时候,百官们就像往常上朝会那样,一大早就去了长信殿,在祈年殿里忙活了一夜。
上朝的时间很早,现在还没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很多文武百官都是先去了一趟宫,然后再去吃饭。
如此一来,很多官员,特别是官员,都没力气熬过年夜饭。
还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是皇上赏赐了一年的朝臣,其实更多的是赞美之词,因为这样的宴席就像是一场盛宴,很多人在过年的时候都要在家里多吃一顿。
到了最后,所有人都认为那些年迈的官员连过年的宴会都没有开始,就已经筋疲力尽,倒在了祈祷大典上。
自那以后,梁帝就改变了这个规则,让文武百官们在用完了午餐之后,再去朝祭奠。
这一次的决断,自然是获得了所有官员的一致好评,就算是再强壮的将军,也不愿意整天挨饿。
只有饥肠辘辘的人,才会明白饥饿是什么感觉!
太难受了!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进祈年殿里,便有宫中的宫人和宫人将一张张的小桌都准备好了。
朝堂上的官员也是依着自己的身份坐在了两侧。
自然每个桌上都有一名侍女在下榻,这些大臣根本就不怕自己会被人弄丢了座位。
贾玄身为锦衣卫统领,正二品阶的将领,在军部之中,也算是一员大将了。
他现在的排名已经很高了。
他看了眼身边的人,心中暗暗叫好。
而他下面的将领,则是刚刚晋升为京师的张志东。
而在他的上方,赫然是一名禁卫长尉迟行。
这并非偶然,而是庆历皇帝有意为之。
这三个人,可以说是庆国皇帝麾下最强大的三个人之一。
文武百官们望着三个人,心里都是有着不同的念头。
而在朝堂的次席上,一名还没有回来的大臣,徐平秋就在他的身旁。
而在首相府的正前方,则是贾玄前些日子遇到的那位岭南王世子赵玉言。
中州王世子赵玉清端坐在主座上。
北静王孔融端坐在赵玉清身旁。
水融虽为皇子,却也不是嫡系,中州王更是当今诸国最强的封疆大吏。
赵玉清坐在了他的对面。
而在祈年殿的中央,则是一把椅子,这把椅子就是皇帝的椅子。
而在那龙座的两边,则是各有一桌。
这两个人,一个是新上任的贤德妃,一个是新上任的贾元春。
往年的时候,皇帝陛下也会出席,所以他的座位就在皇帝的身边,可是这一次,皇帝陛下却说身体不好,没有出席。
而在王座的下方,有六个书桌,正对着文武百官。
在这六桌的最前方,坐着的是赵景林和赵景宣,还有忠勇王。
另外四个位置,分别是四个皇帝的位置。
祈年殿里,只有贤德妃和庆历皇帝还没有来,其他的人,也都在这里,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因为没有到,文武百官的生活还是很轻松的,很多文武百官都会和自己认识的人寒暄几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