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县。
刘裕正在处理一些是事物,比如各地的军事安排,还有一些政务上的安排。
虽然大体将主要的反抗力量消灭了,可渝州还是有不少生番,他们的存在,简直是本地的不安稳因素。
因此,刘裕只能尽可能先去跟他们沟通,然后慢慢将他们同化。
不然任由他们在山林之间祸祸,稍有不注意,只怕整个渝州都要遭受灾难。
另外就是应昭让磐安送回来的区划。
鳖县划给黔州是他没想到的。
如果说宜昌应该归荆州,那没什么,毕竟夷陵要道,诚乃要害,肯定不能留在渝州,毕竟渝州可以由奉节和三峡携手防御,敌人想要走水上来,消耗反而会很大。
毕竟这些水道落差也不小,上上下下都需要纤夫。
所以给荆州,荆州也难以攻上来。
但是给渝州,那性质可就变了。
渝州确实能有纵横捭阖的格局,甚至还能图谋蜀州。
甚至还有东出之地。
当然,前提是渝州得有足够的粮食割据。
但鳖县给黔州就真的很意外了。
要知道渝州仅靠一条大江无法守住南方的。
若是没了鳖县当做南大门,那西南生番若是造反,对于巴郡而言,简直就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
“看来得跟陛下再详细说明一番。”
若是按照原来的时空,鳖县的位置,囊括了后来的播州、石阡等地,直到清朝鳖县这才出于制衡的需要,从四川分进了贵州。
不然在此之前,哪怕最近的明朝,鳖县也是由播州土司和卫所管理,后期干脆改土归流,但仍然是四川行省的地盘。
如果放弃了鳖县,敌人可以走綦江、走乌江,突入渝州。
可以说,鳖县如果直属渝州管辖,能省掉很多布防的协调。
尤其是在鳖县还属于蛮荒之地的情况下。
至于应昭给出的理由,刘裕看来无非就是想加速黔州的开发。
毕竟遵义通大江,而且还是多个地方同时接通,能够承接蜀州的人口,也能承接湘州人口,甚至未来渝州人口过剩了也能安置更多的人。
但很显然,如果遵义落在渝州手中的好处不言而喻,为了守住南大门,渝州无论如何都会加强南方的建设。
刘裕这边也开始写报告,准备再跟应昭好好的谈论一番。
结果报告还没有开始写,就听到了下边传来的消息,说是应昭来巴县了。
刘裕一愣,接着说:“走,去迎接陛下。”
“不用了,朕来了。”
应昭的笑声传来,
“参见陛下。”刘裕连忙带着臣工上来拜见。
“都免礼吧,朕此来微服,不用大礼。”
挥了挥手,打断了众人的动作,接着环视了一下桌案:“既然都在忙,那就忙吧。德舆随我来便是。”
“是。”
臣工们恭送了应昭和刘裕,然后悄悄的聊了起来。
“这就是陛下吗?竟然如此雄伟!”
“真龙天子,岂能寻常?能在草原打得柔然丢盔卸甲的无双冠军,定然是人高马大,手撕虎豹的存在。”
“颇有成汤之风。”
“行了,都别废话了,这几日赶紧将文书弄出来,回头陛下若是看了欢喜,你们百里侯的位置绝对跑不了。”
“对对对,差点忘了正事!”
一看应昭都来了,这群人赶紧就加班努力了起来。
现在可是刷存在感的好机会,可不能浪费了。
“陛下。”
刘裕被应昭带到了一处酒家的包厢。
“喊我大郎即可。”
“不妥……唔,公子可好?”
“行吧。”应昭摇了摇头,随意的落座,看着巴县里到处的动工的人群,“今岁的开垦如何?”
“大体还算良好,但只能抢种一季菽(豆子),还有一些地方并适合种植食物,因此进行了桑树的开辟,我打算在这里尝试建设一处丝造基地。此外,东南的酉阳可以种茶叶。”
“唔……因地制宜就挺好。不过未来渝州作为对接蜀州的集散地,此地的港口也很重要,商事也会繁荣和发达,甚至黔州的物资也得经过渝州转运,并且这里也是前线,你的任务很重。”
应昭赞许了一下,毕竟因地制宜一直都是他喊出来的要求。
中国可不是西方的庄园国度,一个庄园里的土地就那么多,气候就一个样,种地的产出比实打实的摆在面前,所以能单一作物。
可是中国南北差异,东西差异,海拔差异,要是都搞一个样,绝对会出事。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才是中国几千年制霸的法宝之一。
“只是……陛下将鳖县划入黔州,那么对于渝州而言,等于南门大开,若是有人从黔州造反,进而走水路突袭重庆府(原来的巴郡,州治为府,重庆府治巴县),重庆南边只有一条江和几座山,根本无法形成反抗之力,臣窃以为危险。”
刘裕这话,并不是没有依据的。
看明朝就知道了。
伴随着贵州的开荒以后,明朝接连发生了播州之乱、奢安之乱等等着名大乱,重庆就是一个灾难之地,不知被屠了多少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