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就是要做皇帝

第296章 南线战场开辟倒计时

我就是要做皇帝 空山一先生 2107 2024-05-30 14:43

  “将军,陛下的任务为重。”

   李贲赶紧说道:“本该三四月,就已经能打进黔州,为王前驱。结果我们已经拖到了现在。”

   “况且,现在从交趾运粮也不划算,反而从桂阳诸县运粮,还更便宜。并且邕宁重城,二十年前大修一次,堪称重镇,等闲部落也攻不下。林将军已经接连取胜,俚人叛乱根本不足为惧!”

   李贲的话,瞬间激起不少世家愤怒,尤其是也在安南将军府当幕僚的桂州世家子弟梁琪:“李先生也是俚人!缘何如此出言?莫不是想要拖延时间,让俚人能苟延残喘?要知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正是我是俚人,才知道俚人的叛乱根本不惧!”李贲平静的说,“三万大军若是平不了他们,那就是蒙羞了!要知道,交趾精锐,可不是世家私兵那般不堪一击!”

   “你!”

   桂州世家不少人脸色难看。

   “好了,梁先生,李先生,二位不必争吵。”

   贺拔允按住了两人,摇了摇头说:“陛下委我北伐,第一要务为拿下桂州。桂州不靖,岂能增援黔州?再者,黔州已经差不多了,我们被拖在此地半年,以法平南的手段,最多半月,筑城可破。这样,起兵三千,并民夫五千,计八千人走河池北上。由阮治领兵,尽快打进黔州。”

   偏将军阮治领命。

   “再留下两千人,团尉赵纯为暂代潭中令,戍守潭中,防止被抢夺。”

   “是!”

   团尉赵纯出来领军令。

   “余者随我南下,先把俚人叛乱镇压下来。”

   贺拔允说罢,又招来长史章统,让他写奏疏发往天策府,准备请罪。

   李贲本来还想说话,听完决断,又多了几分无奈。

   难得的机会!

   “将军,朝廷来使者了!”

   就在大家各有所想的时候,贺拔允被人喊了一声,随后看到了一支使团来了。

   “父亲!可算是见到您了!”

   “世乐?”贺拔允看到欣喜而来的次子,不由得愣了愣,“你怎么来了?”

   “奉陛下的旨意,来给父亲传个旨意。”

   贺拔世乐,一个三十岁的中年人,此时却像个孩子。

   老实说,他们也许久不曾见面。

   贺拔允来交趾镇守,一呆就是三年之久,今日得见,也是让贺拔允好生欣喜了几分。

   “好好好!不过不知道陛下是来了什么旨意。”

   贺拔允看到次子安康,活蹦乱跳,也就没有继续过多寒暄,后续再说。

   “是这样的,陛下让我来先问问看俚人的情况,如果俚人还没有平靖,就不用北上黔州了,先把俚人平了,再打广州,以广州之地,沿着珠江灵渠,再图湘南。”

   贺拔世乐赶紧回答。

   正事要紧。

   “如果父亲已经平了,那就在夏收之前,想办法将打进推到衡山郡,陛下大抵在六月,就会发起争夺承天郡的战役。高欢已经将部曲推到了公安郡,准备死守长江!”

   听到贺拔世乐的话,在场众人,皆露讶异。

   更有甚者还惊呼起来:“彻底开战了?”

   “五月初一陛下调动第一集团军东征,陛下行在移镇重庆府,安东将军刘裕为主帅,算算日子,可能已经在枝江和公安开打了。”

   贺拔世乐的介绍,让贺拔允沉思了一会儿说:“陛下哪来的钱粮打?”

   贺拔世乐一听,有点好笑的说:“父亲忘了,贾先生可是在交趾的啊!”

   “对啊!差点忘了那位。”贺拔允陡然惊醒,“陛下居然下令种植早稻?”

   “早稻?”在场者,无不好奇。

   “早稻是大农家贾先生优化的品种,十多年了,就是早稻产量只有正常稻种的六成。以长安这样的地方为例,雪初融的时候,就进行育秧,然后等到第一场春雨落下,就能立刻下地种植,五月中(农历),就能收获。若是在汉中蜀州一代,则可以做到两年三季或者一年两季的地步。”

   作为贾思勰的看护,贺拔允可是太清楚贾思勰在干什么的。

   这位可是大农家,真正意义上的大牛。

   “交趾一年三熟,就是他在操弄。”贺拔允又对交趾来的人说。

   “原来是那位先生!”

   交趾出身的人,不管世家还是将官,无不肃然起敬。

   在农耕时代的中国,能培育高产作物的人,那都是神农!

   死后设庙供奉,享受万世香火的存在。

   贾思勰一头扎进去,已经干了十几年,可以说是真的有追求的存在。

   “如此一来,陛下粮草充足,可以先打一个月,然后接下来再出兵敌营,就粮于敌!”

   贺拔允盘算了一下后,已然有了定计:“不能多耽搁,立刻下令大军修整,三日后开拔,必须平了俚人叛乱,打通珠江、灵渠,再让广州牧萧懿配合,输送钱粮往衡阳郡去。到时候就能让交州水师随军北上,打通整个湘州之地,为陛下攻打荆州武昌提供钱粮。”

   贺拔世乐很惊讶,父亲居然这么快就看出来应昭的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