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的事情结束,应昭对斛律羡方向说道:“漠北留守可在?”
“臣在。”
斛律羡赶紧上前来。
“斛律光送来请婚书,朕昨夜看了一下,便就此答应吧。下个月,洛阳那边,会有太上皇亲自主持,你带着人去一趟洛阳,协理后续事宜。至于赐婚的对象……北境宗室诸王女中选一位,朕册封为公主,北嫁。”
赐婚,这种事情应昭并不打算对外国随便做,不过对于藩臣内部,联姻反而能影响整个藩臣的国度。
而且代价也最低。
斛律光今年也才二十不到,还未曾娶亲,跟他联姻,确实最好让高车诸部安定下来。
再说了,高车诸部是一个大型部落联盟,产生的原因还是因为应昭的揉搓,斛律光本部的力量只能占到高车诸部的三成。
他要是不听话,应昭随时可以换一个漠北都司都指挥使。
“谢陛下!”
斛律羡领旨。
应昭摆了摆手,至于北境诸王,也就剩下一个躲在右北平的燕王、一个替朝廷镇守常山郡的常山王,他俩家的子嗣,应昭自己不大清楚,不过应玄清楚。
所以选择联姻对象,就由应玄去操心,毕竟也是给他这个太上皇挑选义女,他自己不见见,说不过去。
彻底解决所有事情。
应昭便起身退朝。
“恭送陛下!”
等应昭一走,就是各回各家,各自干活。
“丰乐兄,恭喜了。”于长春对斛律羡祝贺。
“家兄的喜事,却不该同我道喜。”斛律羡虽然这样说着,不过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宗室下嫁,联姻漠北的事情,是很少见。
至少应昭为太子监国之后,基本上再也没有将宗室女往外嫁。
不过这一次应昭用下嫁,就是进一步加强他这不是外嫁,而是与勋臣联姻。
勋贵体系,也将很快升腾起来。
毕竟世家在法理上,即将倒下。
顶替世家的贵族,就是诸侯和勋贵。
只不过一个于外,一个于内。
回到书房的应昭,拿起奏则批阅了几分钟后,随手丢在桌上:“今年粮食预估情况如何?”
听到应昭的问题,农部、户部、军需部的侍郎、柱国都站起来,呈递了资料。
“各地军民府送回来各地区的粮产情况,江汉平原今岁大丰,扬州广陵粮食会减产,沛王正在攻打广陵诸城,当地的世家,诸如陈氏等,正在顽抗。另外金陵、吴郡、会稽、豫章等郡已经完成一季收成,正在抢种第二季。江南世家不比北方世家,由于受到了关陇和关东的同时压制,他们对于土地兼并,相对缓和。”
“现阶段来看,江南诸郡的人地矛盾也相对轻,百姓以村落为单位,配合江南世家联合兴修水利,去年有浙江被重新疏浚,并且在景安元年开启的浙江大江段运河,在扬州刺史司马斌的主持下,完成了通航,沿途润泽的农田多六百万亩。”
应昭点了点:“这么看来,今岁的江南和荆湘三地的粮产都不弱。全数吃下来,也就不成问题了。”
总算有点好消息了。
“陛下!长安急报!”
就在应昭欣喜今年年景不错的时候,外面匆匆冲进来军情部的柱国余平安和一堆的金发碧眼的胡商。
“你们几个不是太原安抚使、洛阳安抚使、大梁安抚使吗?怎么跑这里来的?”
应昭震惊了一下。
几个重要的北方节点的安抚使跑回来,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啊!
“难道是暴露了?”
“陛下,并非是暴露。实在是北方出大事了。”
几个安抚使说着雅言,分别从怀中拿出木匣子。
打开。
金银铜币以及刺目的纸币,外加一卷《准钱庄印制纸钞令》。
拿起来一看,是长安发出来的。
署名对象为大统皇帝。
也就是应晏。
“搞什么!这是疯了吧!他居然将铸币权丢给地方世家?”应昭怒了。
他在这里费尽心思的回笼铸币权,结果自己应晏却在背后卖铸币权!
“北方受到的压力不小。”余平安赶紧开口,“尤其是漠北都司、突厥、柔然三方的内附,这就给陛下抽出九镇军力南下的可能!再加上青州都指挥使侯莫陈悦拿下清河,长安委派的征东将军权景宣无法抗衡,只能放火烧了乐陵撤往平原,现在青州七成土地,已经归入诸王和青州都司控制。因此权景宣快马加鞭往西送信,请长安增兵。”
“但是长安府库没钱了。”洛阳安抚使沉痛的说,“而长安又是陛下实际控制,他们自然不敢当面印钞,便在户部员外郎,洛阳人毛菩提的建议之下,效仿陛下在长安设立的钱庄,改为统一币制,然后准许印制纸钞。”
“不过他们采用的版型,并非陛下钦定的货币,而是楚王伪朝的大统币,包括了新制金银铜三种辅币,所有的版型分别送往洛阳、太原、大梁三地,由三地开出股份,世家入股,新币代替旧币。而代币的汇率,为新币一文比五铢钱一百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