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安三年,八月十五日,阴云。
此时,仲秋,高欢军中十分警惕。
而应昭军中却歌舞连连,欢声笑语,甚至还能听到几个醉汉嚷嚷着什么。
消息传到高欢耳中,越发的感觉不对劲起来。
贾奉寻来。
他也得到应昭前军大寨正在喝酒的消息:“高将军,你怎么看?”
高欢摇了摇头:“太子绝对不会平白无故的做出这般姿态,这里头一定有诈!”
尉景和厍狄干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贾奉却一直皱眉,不知该说什么好。
自打初六段韶被吊打了一顿以后,太子的军队就是丝毫没有多余的动作。
不是操练就是吃喝。
一连快十天了,除了关东这边主动进攻之外,太子压根就不理会他们。
这里头上上下下都透露着反常。
但贾奉没有跟太子打过照面,更别谈认识太子了,他只能看高欢这个太子麾下的人意思。
高欢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太子越发的反常越让他警惕。
闹得现在大寨已经安到函谷关了,太子还是没有动弹。
贾奉是真的快憋不住了。
“要不试探一二?”贾奉又问。
高欢思索了点时间说:“消息不明,我还是安排斥候去探查吧。”
贾奉没有拒绝。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不过斥候能不能靠近,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另一边,应昭小酌了两口,手中的战报着实让他开心了几分。
一直以来沉重的压力,一下就松了很多。
因为剑门关被拿下了。
剑门关守将法匡被费侃劝降了。
应昭刚开始拿到消息还蛮意外的,因为法匡是法正五世孙,属于关陇世家蜀州派系,为正四品世家。
不算低也不算高。
但这人偏生是一个将才。
六年前吐谷浑进犯汶山郡,他当时在汶山郡绵虒县(今汶川县威州镇姜维城)担任县令,县尉姚福惊惧而逃,还带走了三百多县兵。
他一个世家子弟,居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整编当地汉人兵力,从世家手里要了兵甲组成了两千山地步兵,还发动百姓拦河。
自己带队跑到汶水(岷江)畔借助地理优势,堵死了吐谷浑上万马步兵。
之后他让上游放水,直接冲垮了对方两千多马步兵,吐谷浑可汗慕容慕瞶被洪水冲走惊惧淹死,他的弟弟慕容慕利延在汶水畔被推举为可汗。
为了给哥哥报仇,慕容慕利延下令凡是见到非本族人,一律斩杀,鸡犬不留。
法匡则是以法家的名誉担保,发金(铜)百万,悬赏作乱的吐谷浑人。
这就让整个汶山郡动了起来。
慕容慕利延被击退数次,部众损失过千,不得已选择撤退。
这一战吐谷浑整体实力遭到削弱,这才有了之后奴儿军抵达甘肃镇,李虎领着三千奴儿军马踏吐谷浑的事情。
之后法匡被因为朝中无人,虽然有功,但也导致了汶山郡世家损失惨重,而被弹劾。
最终功过相抵,被调到了剑门关当守将。
这还是应昭暗中照拂了一二的结果。
否则关东的世家还打算将他丢到宁州去当滇郡(今昆明)郡丞了,那里的诏族部落正在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六诏已经初步成型了。
原因还是因为汤国中原内卷,逃民隐户被忽悠着去宁州屯垦。
当然,早期开垦是汉化氐人和汉化賨人贡献最大。
不过因为扩张和屯垦,也进一步压迫了西南少数族群的生存空间,不得不往洱海去卷。
所以滇郡南方现在是一片糜烂。
汉人只能呆在城池附近,周围的山寨都是少数部落在相互攻打,出去了指不定就被劫了。
滇郡根本就是一块烂地,去了等于发配,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回来的机会。
至于法匡选择放开剑门关,是不是为了报恩应昭就不清楚了。
只是觉得诧异。
他对入蜀,唯一的担忧就是法匡会阻挡。
寻常人倒是无所谓,唯有法匡如果阻挡,那么剑门关那可是天险之地,没有个一年半载都难攻破。
甚至可能得走杜达去攻打的阴平郡,再来一次邓艾旧事了。
但不管怎么样,剑门关开,应昭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过两天就能收拾一下,然后起身退回关中,转而入蜀了。
想了想,应昭放下酒杯说道:“葛荣。”
正在和尔朱荣嘻嘻哈哈的汉子愣住,接着赶紧起来:“陛下,可有吩咐?”
眼前的鲜卑汉子,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六镇起义集首倡者之一。
不过因为起义军混入了北魏的宗室,元洪业。
元洪业在起义即将进入高潮的时候杀了领导者鲜于修礼,想要以此投降北魏来晋升。
接着就让葛洪杀死,然后葛洪就成了起义军的领袖。
也是因为他的起义,这才造就了六镇苦哈哈的普通士兵,通过镇压他而快速晋升。
之后尔朱荣因功升爵,加入洛阳权斗,进而一场河阴之乱,彻底将北魏威严扫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