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朝堂。
“这就是你们的治理水平?”
应晏将奏章砸在了地上,煌煌大殿之上,衮衮诸公全都跪坐在地上。
垂眉的垂眉,假寐的假寐,仿佛事不关己。
应晏看得那叫一个气。
“难怪皇兄要将你们赶尽杀绝!”
应晏直接破口骂道:“如此禽兽,居然侮辱尸体,这就是崔氏推举出来的?”
“也难怪《大同书·新序》骂你们: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为任一方,独霸朝堂,尸位素餐。独好以正君王,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应晏没什么可以害怕的。
再不骂,他娘的更离谱的事情随时可能爆发。
现在渤海高氏要扛不住了。
他们要抽走高欢去镇压叛乱。
那谁去顶着随时可能冲出蜀州的皇兄?
“高欢一走,皇兄东出,谁能阻挡?啊!朕问你们谁能阻挡?是想着全族被清算,世世代代,男为奴,女为娼,这才肯善罢甘休吗?”
应晏的怒吼。
无数的沉默。
但大家已经在打鼓了。
高欢算是能拿的出手的了,而且还在应昭身边干过活,算是最懂应昭军的将军。
如果他被抽走,先不说应昭什么时候东出,但这个风险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陛下,此事……老臣因为廷推为上。”
崔淼举起朝笏,算是给了应晏面子。
要知道,他和李作德,虽然都坐在地上,但已经获赐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资格。
只不过他俩没人敢。
因为这是把他俩架在火上,充当关东和关陇矛盾的挡箭牌呢!
如果他俩真敢这么干,回头应昭如果打回来,他俩的家族至少九族起步。
咋地:想学董卓还是曹操?
因此,怂一点,降低一点存在感,才是有用的。
应晏的怒火,在崔淼这般恭敬之下,稍稍也降低了不少。
他也知道自己现在也就骂骂过瘾,权利还不在自己的手上。
“那就说说吧,如何解决此事?”
“陛下,此事易耳,不弱由西凉军镇出兵,现在他们聚集与金城郡,随时可以受命东走,有他们在,区区僧众造反,也不过手到擒来。”
李天赐拱手道。
“随公所言极是。”应晏颔首表示赞同。
“陛下,若是要西凉精锐东征,就需要经过雍州。这些军镇军纪败坏,在凉州已经造成大量百姓伤亡。若是经行雍州,伤了一人,亦或践踏一禾,雍州都司可不会坐视不管。”
崔淼淡淡的一句话,直接摁住了李天赐。
憋着一口气的他冷笑道:“那倒要看看你们有什么办法镇压这些僧众。要知道,蜀王的青州都司已经设立,已有小股部曲为祸青州,现在青州琅琊、胶东等国均受到威胁,可有兵马可以北上征讨?”
李天赐的这波爆料,让应晏瞪大了眼睛:“这……为何朕不知?可有朝奏?”
“……”
崔淼的脸阴沉了下来。
如此大事,他也才刚刚知道,毕竟青州那边的混乱,也是刚刚开始,原来徐州的起义军被归化成青州都司麾下兵马。
“陛下,此书今日方到。”
萧道成平静的拱手说,将李天赐的笑容瞬间冰冻僵硬。
他皱眉看着萧道成。
这小子……谋划什么呢?
“既然还有这种事情,那现在岂不是关东大乱了?”
应晏更急了。
如果关东都乱了,那自己这个皇帝,还有活路吗?
萧道成平静中带着毫无感情的语气说:“这支军队来自下邳。日前沛王已经率军攻克下邳,将之驱逐出良成县。”
“沛……沛王?”
应晏有点发懵。
这怎么还牵扯了地方藩王?
“并且,臣接到了一封故人书信,沛王在沛国准备皇帝威仪,以及车马驾乘,意图谋反。”
萧道成再来一击。
重磅炸弹直接丢下,全场哗然。
“怎会如此?沛王居然要造反!”
“也就是说,徐州要丢失了?”
“不好!徐州一丢,睢陵一去,何处从江南运送钱粮补贴军用?”
……
崔淼眯起了眼睛。
看向说完之后就垂头不在说话的萧道成。
这小子……
制造恐慌,将所有岌岌可危的地方都暴露出来。
而这么做的目的,只怕是要对地方世家进行清晰了。
与法庆相比,沛王更危险。
一旦沛王拿下睢陵,突破淮河,进入广陵,那么江南世家很有可能会下注沛王。
毕竟沛王在太祖之时,也是太祖属意的继承人啊!
并且相较应昭、应晏而言,沛王明显更符合江南世家的利益。
因为应昭坚定的改革派,世家到了他手里,听话了都不见得可能留下性命。
而应晏背后是关东和关陇,他们两家这些年怎么对付江南世家的,江南世家看得比谁都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