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就是要做皇帝

第104章 第一次灭佛

我就是要做皇帝 空山一先生 2107 2024-05-30 14:43

  灭佛,一个出现在历史上显得很重要的词汇。

   穿越之前,应昭看到的佛教,就是佛教三大派系之一的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法为核心,再进行了本土化而形成的,后世主要影响范围在汉地、日本、朝鲜等地。

   因此也叫大乘佛教。

   此外就是另外两个佛教派系,一个是藏传佛教,一个是南传佛教(上部座佛教)。

   现在的藏传佛教还没出现。

   因为汉传佛教的本土化还未形成。

   大概来说,藏传佛教起源于唐朝,受到了当时已经开始汉化的汉传佛教的影响,再加上吐蕃人往南打进天竺之后,吸纳了一大部分天竺本地的佛教,进而结合形成的独特喇嘛教。

   如今的天竺正处在佛灭时期。

   意思就是原始佛教遭到了多方打击,最终进入了混乱时期。

   而婆罗门教也有一部分进行了修改,针对性的对佛教进行渗透。

   其中弯弯绕绕太多,不是真正研究佛教历史的学者,还真是看不透。

   只能说,应昭现在翻看的账目资料,还有佛教内部的森严层级,一个没绷住,起身就把桌案给掀了。

   宫人们吓得在一次发愣。

   应昭在桌前踱步几次,最终怒吼出声:“这是寺庙?这他娘都是一个个割据的土皇帝吧!”

   白石寺有专门的大事记。

   里头记载了白石寺的住持,是世代相传的。

   此时的佛教少了正常历史线的梁武帝改革,勒令所有佛教徒只能吃素、不能结婚等归化,依旧保留着可以吃肉、可以结婚、可以传承等生活。

   这和应昭记忆里的佛教,完全大相径庭。

   除此之外,寺庙准确来说是住持、监寺这种中高层和尚们的私产,沙弥更是自小培养居多,每个人都在寺庙之中承担各种任务,并且寺庙还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往下一查,一堆的烂账。

   应昭是越走越发明白为什么佛教会一次次被灭了。

   不灭不行啊!

   本身佛教就具有极高的入世扬善思维,和道教自我修炼,避世成仙完全是两回事。

   应昭这个后世来的家伙都看得惊惧不已,古人会怎么想?

   而且……和尚真的够富。

   应昭查抄天昭寺、白石寺、普贤寺、月影庵,愣是抄出了梓潼、成都、巴东、巴西、凉山等等十二郡的土地。原本赎买出去的钱,一股脑全赚回来了。

   简直就是自助提款机好吗?

   除了土地、店铺这种不动产,金银器具、青铜钢铁、有一样算一样,反正应昭手下十五万工人都赚到了好几年份的收入。

   并且他还抄出了五万沙弥,两万尼姑,这些都是人力啊!

   五万沙弥就是五万兵力!两万尼姑就是两万家庭!实打实的兵源产地!

   甚至还顺藤摸瓜打掉了跟佛寺、尼姑庵牵扯的青楼、人牙子等行业。

   高利贷更是随手一抓,价值六百万文。

   富得没边啊!

   发泄了一波怒火之后,应昭落座,沉声道:“今日开始,禁绝所有世家百姓黎庶手中的佛经,凡是持有佛经者,一律剃发受戒,男者不得成婚生子,绝其香火,发配矿洞,女者充作官妓,永世为娼妓!

   另外,收拢所有的佛经,然后将精通佛经的文人学士或者僧侣全部集中起来,给朕对佛教进行改造!”

   应昭的话语让陶太监有点傻眼:“陛下……不是说灭佛吗?”

   “灭?灭不掉的。”应昭摇了摇头道,“宗教是一种心理寄托,佛教终归是劝人向善的宗教,还是有用。

   再者灭了,再跑出来其他的宗教反而不美,不如早早的对佛教进行继往开来,返本开新,等我们这里搞出了一个汉传佛教,再将佛教传回天竺,彻底将天竺原始的佛教改造,这样反而更可控。至于禁令,等到新佛出世,再废止。”

   应昭可太清楚佛教什么样子了。

   三武一宗灭佛,灭了四次,然后呢?

   佛教乖了,宋代合流了,愣是成为了三教之一,彻底完善中华底蕴。

   所以灭不掉就从另一道下手,打不过就加入,你想在中国混,那就按照中国的规矩来。

   “将这封圣旨发出去,勒令天下郡县、世家都去灭佛,反正佛教这么有钱,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吃饱的机会,至于恶名朕担了。”

   应昭去另一边的桌案上写下了圣旨盖上大印,“现在的佛教还太原始,就让他们好好的磨砺一番。你再派人出蜀,去找那些佛学高僧。不管用什么手段,绑都给朕全部绑过来。朕要自己造个佛出来。”

   “奴婢这就去。”陶太监匆匆出去。

   应昭又坐了一会儿,觉得老闷,起身出去走走。

   蜀州灭佛,查抄物资多到令人震撼的地步。

   应昭估算了一下,足够支撑自己发动一场战争了。

   至于沙弥和尼姑,自然是全部勒令还俗,度牒暂时一份都不发,在勒令蜀州一切道教教派,也入成都来接受整顿。

   佛道倒是两把不错的刀,尤其是对外扩张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