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区、招标、落户、预售、抽签。
好家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别说成都世家了,就是见多识广,老而弥坚的诸葛恒都晕头转向。
他家今日刚落户。
不过由于户籍限制,直系三代之外就得单独落户,可是单独落户怎么处理呢?
需要房产。
这等于必须分家。
诸葛家拆得七零八落,落户还不能住一块,而是得抽签摇号。
好嘛,这一波搞下来,里外里各家亲族就四分五裂了。
新成都很大的!
诸葛家再富裕,也不可能全部买得二环的房子。
因为二环的地价,搞到最低的为六千文一平方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之前说过,应昭勒令招标公司的工人必须保证一天四文钱,而四文钱正好买得起一斤米。
也就是说,一平米是一千五百斤大米,整整十二点五石的大米!
之前说过,汤国一亩地勉强两石半(三百斤)亩产,十二点五石就是五亩亩产!
而且这只是一平米。
一套房子最低标准是五十平米。
所以,一套房子下来:六百二十五石米就没了!
再给一个概念,五石米差不多这个时代一个成年男人一年顿顿干饭的口粮,六百二十五石能养一百二十五个人。
头一次,头一次见识到什么叫做一寸万钱指着是什么意思!
诸葛恒边上的诸葛城却没有多少心思看祖父长吁短叹,反而是兴致勃勃的看着四周忙碌签约的百姓。
四环一套房,一平米在两百文,一套就是一万文。
首富五千文,剩下五千文作为贷款,给贷款三十年,加上利息,一个月二十文钱还贷。
很多?还行吧!
普通工人肯定买不起这种房子,但工人是可以升级和跳槽的。
应昭给的只是基础待遇,各家想要收获更多的工人,承包更多的工程,就需要更多的人。
一点点累进起来,需要的人和房子只会更多,并且应昭还打算将这群人的房子一口气打包给购房者们建设。
看看建筑公司敢不敢偷工减料试试。
“这样一来,一百人就是五十万文的支出。”诸葛城在边上嘀咕了一句。
诸葛恒听得此言看向诸葛城,“城儿,你看出了什么?”
“老大人,孩儿横看竖看,只看到了承禅皇帝空手套白狼,玩得整个蜀州上上下下所有世家将所有的资产投入了钱庄内,而入了钱庄的钱,就有一半不是各家的资产了。”
诸葛城此言落地,诸葛恒哈哈一笑:“你倒是看得通透,不过你认为是这么做好呢?还是被直接抢走好?”
“这有区别吗?”诸葛城反问,“无非就是这么做看起来不着痕迹,让我们不得不往里头跳罢了!”
“那你心甘情愿否?”诸葛恒又一问。
诸葛城小脸一收,陷入了沉思。
“承禅皇帝此人用兵,向来以利为先,利益是任何一个人无法拒绝的。成都新区的规划你也看了,觉得如何?”
“奇闻,但却有可能实现。”诸葛城恍然,“所以此地会涨。”
“聪明。”诸葛恒哈哈一笑,“不管未来谁控制了成都,但成都的房产也会不断的升值,无非就是快慢而已。现在你也看到了,我们的钱入了钱庄,钱庄再将钱贷款给投入建设的工人,他们会在未来四五十年内不断为成都建设。由此,我们还担心存入钱庄的钱赚不到利息吗?”
“明白了。承禅皇帝只是用我们的钱来做他的事情,而我们除了刀子面前不能拒绝,反而会因为给的利钱而心甘情愿,虽然不如高利贷赚得多,可是却比高利贷来的稳妥,还不至于被朝廷和庶民们厌恶。”
诸葛城惊奇起来:“好厉害的手段,好厉害的谋略,只是寥寥几个政策,蜀州世家们都得入局。钱入了钱庄,发给了百姓,如果承禅皇帝败了,那这钱……”
“回不来了。所以,他不能败。听说最近正在招收吏员,无论世家寒门还是豪强,只要报名并且识字就能去当吏员。回头想要当官,必须考大同书。虽然不是科举,但承禅皇帝似乎不打算这么早开科举了。那么从吏员做起来,就是接下来十余年的政策,你去报个名,也是时候立业了。”
诸葛城点了点头,便扭头去报名了。
应昭缺人,这个时候搞科举做咩?
他要的是一群有基础经验从地方坐起的吏员。
所以科举应昭打算暂时停下,先试试公务员制度。
宰相必起于州郡,没有实战经验就放进官场,反而不美。
应昭也派人张贴招贤令,只要有志于官,那就可以来蜀州从吏员做起来。
只要脚踏实地做几年,一旦对外扩张,就是县令级别的官员。
不就是官嘛!卷就完了!
等他在蜀州种完田,有了一批基层班子了,就能很快投入扩张。
不过在成都搞得热火朝天的应昭却没发现,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政策,搞得一群人开始不爽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