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就是要做皇帝

第226章 万寿节(中)

我就是要做皇帝 空山一先生 2122 2024-05-30 14:43

  万寿节,应昭的生辰,十月初十。

   这一天的成都,这个帝国的年轻皇帝,又一次走上街头,在无数士武的簇拥下,骑着一头从滇州拉来的大象,跟群臣和百姓们见面。

   应昭不喜欢大场面。

   但该铺张浪费的时候,就不能省!

   因为这代表了面子!

   人,除非很了解你家的情况,不然看到你的时候,就只会看到表面。

   里子,有些时候真的不如面子来的直观。

   坐在大象上,应昭穿着一袭盔甲,巍峨的身躯,伟岸而又威严,让不少人望而生畏。

   “这就是陛下吗?真高大!”

   “是啊!真吓人呢!”

   有些群众是第一次看到应昭,虽然他的帅脸一直在纸币上天天被看,但如今的英挺还是第一次见。

   “成都也不比长安差多少。”

   一些胡商从长安走来,看着两个不同风格的城市,再看到应昭时,更是忍不住赞叹道:“不愧是天朝。这气势就是不一样。”

   “吾皇万岁!”

   有人喊,当然这是应昭安排的。

   很快,整条街,到处能听到呼声。

   陶太监是跪坐在大象后方的椅子上,应昭想要改变的尊卑,世家们或许能接受,但家奴出身的陶太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想要让他改,比杀了他还难受。

   应昭最后也就听之任之了。

   走过的街市,欢呼的人群,以及一个强颜欢笑的君主。

   应昭很想让自己开心起来。

   但,很难。

   成都没有表面上的太平。

   腐蚀已经开始了,由内而外。

   他不知道自己一手打造的规则,还能运行多久。

   “诶。”

   应昭叹了一口气,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游逛,让成都的百姓们都见了天颜,有了吹嘘的资本之后,就回去准备晚宴了。

   当然,他走之后,《华夏封建会典(初稿)》开始有人宣讲了。

   “凡华夏之民,勇武之辈,为国忧民,不畏牺牲,远征蛮荒,筚路蓝缕者,皆可受封海外之荒土,以兴教化,以广土壤,以安万民,可赐勋爵奖赏。自下而上曰: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此为封建列国百姓之爵,不更即以下,由藩属诸侯封赐,不更之上,须报由中国,中国定爵以赐。”

   应昭最终还是决定搞平衡,将海外的国人体系进行改变,赐给愿意远征和拓土蛮荒的人一定的爵位和对应的奖赏。

   诸如不更之下,都需要服徭役,不更极其以上,可以免除徭役。

   但兵役是一定要进行参加的。

   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能吸引大量国人远征,但坏处自然是如果有人做大,地方的世家就一定会形成。

   但应昭也有应对之策,那就是大夫议政制度。

   两党制搞起来,对于中国之外的土地,议会弄起来之后,朝廷就可以随时扶持一党,然后打压一党,从而撷取足够的利益。

   但中国只能集权,应昭也会定下相应的规矩给后代。

   最多就是搞出一个内阁,但兵权之于皇帝而言,一定不能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腐蚀已经开始了,避无可避。

   但相应的奖励标榜出来之后,不少成都百姓都窃窃私语起来:“这是什么意思?是汤国不准备进行勋册吗?”

   “这是为了防止受封海外的诸侯压榨国人,除了给爵位奖赏之外,还有大夫议政制,藩国草创,须臾不大,凡事商量着来,同时还得坚固教化地方职责。并且大夫议政并不是所有大夫都有资格,而是必须五年进行一次由都督府进行监督选举,然后每隔十年必须由朝廷安排都察院过去审查的选举。”

   “那……这和宗周的分封完全不一样啊!”

   “拜托,宗周是什么时代?现在又是什么时代?陛下从来不是绝对复古的人!正所谓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陛下看待事物,从来都是朝前看。那个时候的宗周才多少口众,多少百姓?诸夏之间,彼此还有大量的蛮夷。”

   “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有能力镇压四方,只是许多地方不适合直辖,不如直接安排给功臣去镇守,同时朝廷也会给予投资和支持,这在宗周之时能看到?”

   几个书生已经吵起来了。

   至于世家子弟们,看着看着,面容沉重了几分。

   这哪里是分封?里头很多很多的权责,已经丧失了。

   按照册封的区划来看。

   自上而下是:都护府——诸侯国——庶长——大夫——国人——四夷。

   都护府为监督,负责统合区域诸侯的力量,为中国皇帝指派都护,并且拥有很高的权责。

   藩属诸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国之主,而是类似于高级国人、庶长和大夫则是中级国人、不更及其以下只是初级国人,四夷则是被统治的阶级。

   一整套完整的压迫体系已经被应昭用法典的形式,完成了阶级固化。

   他这么做的目的,一来除了拓展华夏族人的生存空间之外,二来就是方便进行人才收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