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赖大爷

第426章 一碗水端平

红楼赖大爷 抛开事实不谈 2133 2024-05-30 14:43

  赖尚荣此刻尚不知王夫人作茧自缚。

   他正在御书房内,与一众内阁在御前商讨国策。

   鲜、倭两国的仗已经打了快一年了,大夏的援军迟迟不到,两国不免惴惴不安。

   故而,再度派遣使团,前来求援。

   这事是他一力主导,后续的应对自然离不开他。

   礼部尚书箫昱道:“朝廷大事岂能儿戏?我大夏言出必行,当初就不应该轻易承诺!”

   兵部尚书李国荣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可妄动?况且,劳师远征兵家大忌,倭国又要远渡重洋,更不可轻率!”

   二人虽然一个看似主张信守承诺,一个主张不可轻率,但总的来说,还是质疑赖尚荣。

   正隆帝也将目光看向赖尚荣。

   “赖爱卿有何高见?”

   赖尚荣躬身道:“两位尚书大人所言不差!”

   这话无疑是打自己的脸,几位阁臣一脸惊愕的看向他。

   赖尚荣顿了顿接着道:“不过……微臣有一个折中的办法。”

   正隆帝一拍御桉,催促道:“快说!咳咳!”

   由于说话太急,带起了几声咳嗽。

   “臣以为此事需双管齐下,自古出师有名,高卢基和尼德兰并未进犯我大夏疆域,以此暂时搪塞鲜、倭两国,并借保护为名,要求两国附赠几处金银矿脉,同时对安南发兵,围魏救赵,以安抚两国。

   高卢基和尼德兰远在千里之外,出征鲜、倭两国,大多征用的乃是安南等地的扈从军,只要袭扰其后院,也算给两国一个交代了。

   当然,打击高卢基和尼德兰不是目的,还得控制力度,不至于让他们首尾难顾。

   微臣提议,扩大保卫科编制,用以袭扰安南。

   一来,安南煤矿品质好,产量足,可弥补国营司不足;二来,不至于扩充兵员需要时间,不至于仓促兴兵。”

   正隆帝对甄家的处置,让赖尚荣急于抓住一切机会,扩大手中力量。

   现在明显兵部畏战,正好借机提出这个想法。

   不过兵部畏战不过是指摘赖尚荣,故而他提出的建议,兵部理会,反问道:“你也说了,自古师出有名,高卢基和尼德兰并未犯我大夏,如何师出有名?”

   “大唐时期便有安南都护府,此地多有我大夏遗民,高卢基野蛮殖民,怎么就不能出师有名?”

   赖尚荣转向正隆帝道:“皇上!我大夏遗民在安南世代经营,不乏置办产业者,如今大多为高卢基掠夺,北望王师多年,保卫科出马,既是围魏救赵,也是保护我大夏子民财产不受侵犯啊!”

   他这话一说,礼部尚书沉默了。

   “哼!”不过正隆帝还未发话,李国荣再次冷哼道:“劳师远征兵家大忌,赖侍郎不知兵事,怎可妄言?况且,茜香国……”

   赖尚荣不等他话说完,打断道:“李尚书既然知道茜香国,当初北静王执意发兵,怎么不见你出言阻止?”

   “这……”李国荣顿时哑口无言。

   总不能说是看人下菜碟吧!

   正隆帝摆了摆手道:“赖爱卿所言不差,虽是遗民但也是我大夏子民,不可不闻不问!

   不过,近年国库充盈,我大夏又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倒也不必扩充保卫科,还是由兵部拟定出兵之策吧!”

   他这是一锤定音了。

   赖尚荣见是不可为,也担心引起皇帝怀疑。

   随着众人一齐高呼:“皇上圣明!”

   正隆帝意气风发道:“发兵在即,今年的秋猎也一并安排了,就让靖王代朕狩猎,也好彰显我大夏武运昌隆!”

   皇帝深谙平衡之道,近来对齐王的照顾有些过了,当然要适时的捧一捧靖王,一碗水端平。

   安排秋猎的事宜,不需要赖尚荣参与,他也乘机告退。

   虽然扩充保卫科的目的没有达到,但赖尚荣也只是提了一嘴,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

   待到晚上散衙回到家,就听香菱来禀,莺儿求见。

   薛宝钗突然派人求见,赖尚荣不免想到了王熙凤的立威之举,官服也来不及换,便赶至偏厅。

   随便露了两手,便将个食髓知味的莺儿,盘剥的知无不言。

   见果然如同猜想的一般,便吩咐莺儿提前回去报讯。

   随后换了便装,吃了晚饭,来到了大观园。

   他并未直接赶往蘅芜苑,而是来到了玉皇庙。

   王夫人见他进来,忙问道:“可是宝丫头去请的尚荣?”

   见赖尚荣点头,忙叫屈道:“尚荣见谅,并非我有意偏帮,凤丫头的事你也知道……”

   赖尚荣一面将王夫人搂在怀里摩挲,一面和煦道:“此事我自当一碗水端平,怎么忍心为难太太!”

   待到王夫人面若桃花,情难自抑,他却适可而止道:“为免出了岔子,还得麻烦太太跟我去一趟蘅芜苑。”

   王夫人满眼幽怨的看了他一眼,只得平复了心绪。

   照着上回的操作来了一遍,将赖尚荣引入薛宝钗的闺房。

   赖尚荣站在门口,不容置疑道:“莺儿你就先下去吧!这里有太太看着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