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赖大爷

第301章 清者自清

红楼赖大爷 抛开事实不谈 2091 2024-05-30 14:43

  虽然梅恭前脚刚走,薛蝌就上门并同意退婚,但也没有什么波折,毕竟他不是愣头青,只借口梅恭前脚刚走,就收到母亲家书,故而片刻不敢耽搁。

   就在双方退婚两日后,梅恭派驻西夷的旨意也下来了。

   荣府和薛家感激赖尚荣的同时,梅家却再次产生了误会。

   虽说悔婚是自家主动提出来的,但薛家同意的时间,与派驻西夷的任命,实在太过紧凑。

   不得不让梅恭产生想法。

   不过,他并未将矛头直接指向赖尚荣,而是再次怀疑到了宫里的元春。

   这并不难理解,毕竟他先入为主的认为,贾政贪腐就是元春向皇帝求情,从而导致被遮掩过去的。

   那么这一次,自己揭了贾家的烂疮,遭到报复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从未怀疑过自己关于贾政的判断,做为翰林常伴君侧数年,对于皇帝的了解,他颇有几分自信。

   从贾政被平调外放,不难看出皇帝有惩戒的意思。

   这也是他有恃无恐的原因,只是没想到竟然后果会这般严重,竟然被派驻万里之外的西夷。

   越想越觉得蹊跷,不由联想到,主张派驻西夷办事处的赖尚荣头上。

   以他对于皇帝的了解,丝毫不觉得元春仅凭枕边风,就能影响皇帝的决断,而赖尚荣则是政策的倡行者,派驻人员大部分都是他陈奏拟定的,又曾是荣府的家奴,里应外合实在是再合理不过了。

   有了上回的教训,他不敢将矛头指向元春和荣府,毕竟派驻的时间上还是有回旋余地的。

   但对于间接导致自己流放的,赖尚荣和薛家,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可自己即将要派驻西夷,即便想要报复,也没有充裕的时间让他来施行。

   思来想去,只有编造流言。

   当然,这个流言必须要将赖尚荣和薛家联系在一起,并且能让皇帝听到风声的第一时间,就能够联想到,他提议派驻自己去西夷的初衷。

   届时不论是否确有其事,一顶因私废公的帽子,都要扣在他的头上。

   需要同时达成这几项条件,选择面确实有限。

   所以,西夷使团还未出发,京城便传出了,赖尚荣对自家未过门的媳妇觊觎已久,而薛家因为自家退婚,想要借机报复,又趋炎附势,故而与赖尚荣一拍即合的流言蜚语。

   古今同理,八卦总是人们的最爱,这种风流韵事,花边新闻传播的最为迅速。

   尤其是这种话题性十足,牵涉到别家妻妾的传闻,虽然只是未过门的,但搭配上赖尚荣的出身,也足以让事情发酵。

   派驻西夷的团队还未出发,便闹得街知巷闻,并且都信以为真,在窃窃私语之时,为了增加流言的可信度,大多还会加上一句,梅家亲口说的,还能有假?

   甚至衍生出赖尚荣颇有魏晋风骨、曹贼风范,之类的加强版。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流言。

   御书房内。

   做为事情的始作俑者,正隆帝气急而笑道:“这梅恭真是小人之心,赖爱卿还替他说了几句好话,他反倒编排起人来了。”

   话虽如此,不过这样的谣言,对于皇帝来说并非坏事,毕竟做为一个纯臣,名声越差才能越真心实意办事。

   仅仅只是谣言,总还欠缺了一点意思,若是能够将事情做实,那效果岂不更好?

   想到这,对着下面奏报的齐宁问道:“这薛家是什么出身?”

   齐宁不可能事无巨细,因为传言牵扯到薛家,才稍作了了解,所以只语焉不详道:“回皇上,薛家祖上曾是紫薇舍人,如今已经落魄了,行些商贾之事。”

   听了齐宁的讲述,正隆帝有些意兴阑珊,祖上做过什么他并不关心,听闻行商贾之事,便直接将其与商贾画了等号。

   原还打算顺水推舟,促成这桩‘孽缘’,也好将谣言变为现实。

   只是,这样的出身,实在是配不上自己的这位纯臣了。

   “怪不得这梅恭不惜攀扯朕,也要坚持退婚!”

   心里如何想,不可能在臣子面前袒露,故而将询问薛家出身,归结在梅恭退婚的原因上。

   说出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遮掩自己的想法,但皇帝也确实认为这就是梅家退婚的原因。

   “赖爱卿难道就没有澄清此事吗?”

   齐宁被皇帝的询问,问得怔住了神,仔细回忆锦衣卫的风闻。

   “回皇上,锦衣卫并未听过赖大人就此事澄清,或许是还未听到这个传闻,亦或是并不在意。”

   说着试探道:“皇上是否要锦衣卫替赖大人澄清一二?”

   齐宁虽不清楚皇帝询问的初衷,但皇帝刚刚还说,赖尚荣替梅恭说了几句好话,故而有此一问。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梅家为了遮掩自己退婚的初衷,不惜攀扯自己。

   而赖尚荣明明可以将君前奏对,拿出来澄清,却勇于替自己背锅。

   这也愈发凸显赖尚荣这样的纯臣有多难得。

   不过,也确实如齐宁所说,赖尚荣未必就听到了传闻,看来还需再观察观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