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终结者

第三百一十八章 鱼肉的悲鸣(上)

大宋终结者 空梵踱 2112 2024-05-30 14:43

  高从诲的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哀。

   之前到处敲诈各国使节,乃至劫掠客商的高癞子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悲观到极点的中年人。

   李志生看在眼里,心中虽然叹息,但嘴上却不得不说“国主,国主,切莫如此,南平在高家治理下几十年,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内一派升平景象,禁军太尉也是终于国主的两代老臣……”

   “是啊,可那又如何呢?”高从诲那胖胖的脸上,血『色』尽退。

   “太师,你持国多年也是晓得的,我南平能立国,靠的不是兵甲之利,而是周旋于强国之间,伏低做小,忍气吞声,少不得还得彩衣娱亲,这才换来苟且偷生的几十年。”

   “襄阳是天下咽喉,江陵是天下富庶,都落在仆的手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国主……”李志生面『色』愁苦,张嘴要说些什么。

   高从诲却摆摆手,示意他听着就好,

   “现在唐国出兵马楚,大胜,占长沙,封朗州,马楚的刘言孙朗就像是被边镐和马希甲扎进了口袋里,唯一的倚靠便是南边的刘长,可刘长为人……”

   高从诲摇了摇头

   “西蜀孟昶本就沉『迷』酒『色』,年初他宠信的美人一死,现在更是毫无半点当年的勇武之气。”

   “当日,四国连环作保,相互牵制之下,谁都不敢贸然动手,这才有了我们的太平日子,眼下楚、蜀衰竭,汉、唐相争。这过来的军队,必定是他们两家之一了。”

   李志生叹了口气,看来这位国主心里比谁都明白。

   可是明白了又如何呢?

   南平太小了,也太弱了。

   以至于南平开国之主,高季兴临死前留下遗言“子孙用不得称帝”。

   不管对外对内,一律以国主称之。

   “汉刘承佑,唐李璟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南平已为鱼肉矣……”

   说完,高从诲纯洁的四十五度仰望房顶,泪如雨下。

   “国主,……城中尚有忠义之士,不如……老臣深受国恩,这就回府召集家丁上城……总不能让老国主打下的基业就这么教到别人手里”

   李志生须发俱白,也是老泪纵横。

   “臣受两代国主之恩,也活够了!”

   “慢!太师,莫要如此!从长计议”高从诲能占着南平且保证国内始终太平,自然也不是碌碌无为之人,在收买人心上自然有一手。

   “若要死国,仆才该上城墙!”

   “国主,事到如今,就让老夫得个好名声吧,这个世道,都说是北冯道,南周宗,老夫也想求个清名留史……”

   “国主,国主,已经探明,来的是唐国大军,领军的乃是李璟六子,安定王,雄武军监军李煜!”

   正当殿内君臣二人哭哭啼啼上演苦情戏的时候,外面又冲入一个老臣,却是南平太尉,禁军指挥褚大成。

   “果然……”高从诲此刻却笑了出来。

   “看看,仆虽然整天居于皇城内,这天下大事可瞒不过啊……”

   “褚大成,你不在城墙上布置防范,却往宫里跑是何意思?!此时你不思报效……”李志生大怒,指着褚大成的鼻子就骂。

   “老李何必呢,大家同殿为臣那么多年,虽然文武不和,可老夫是什么人,你还不晓得?”。

   褚大成说完,朝高从诲跪下,行了大礼后,站起来道:“老臣这就回城墙上,算起来唐军大队人马会在明天中午时分到达江陵,老臣估『摸』着能守个五六日,之后只能看天意了。”

   “褚大成,莫非你要投降!”

   “这次老夫上城墙就不打算下来了,现在入宫也是为了和国主诀别。日后,老夫那一大家子人就请国主费心了,李志生,你若是能帮也帮一把吧,褚某感恩不尽……”

   李志生一时说不出话来。

   褚大成却不理他又对高从诲道:“国主,现在走还来得及,去襄阳,哪儿是天下雄关,支撑个几年当不是大问题……”

   “褚大成,你这是什么意思?去襄阳?难道说,我南平其它地方已经?”李志生问道

   “是啊,不管是汉军还是唐军,既然直接往江陵而来这意味着,汉阳已经不保了……”

   “也是,老夫也是老了,早就该想到了……褚大成你先走一步,老夫带着家丁随后就到城墙上与你会和!”

   “国主,老夫告辞!”

   说完扭头便走。

   走到半路头也不回的发出怒吼:“褚大成,你还磨磨蹭蹭的干什么?!”

   后者闻听倒也不怒,笑着摇摇头,冲高从诲一拱手,也往外走去。

   “二位老臣,且停。”

   “嗯?”

   “嗯?”

   褚大成、李志生只好转过身来,毕竟做臣子的不能背对国主,方才是存了死志,也就最后任『性』一把以表示坚决。

   现在……

   “褚大成,城防之事便交给你了……”

   “是,老臣绝不负国主之托,只要老臣一日在城墙上,这唐军就一日无法破城!”

   “谁要你殉国了”高从诲笑得很轻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