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终结者

第一百四十四章 “老夫周宗!”

大宋终结者 空梵踱 2608 2024-05-30 14:43

  四组盯梢的,倒也默契,两组跟着进楼,在楼底大堂坐着,点了几个菜权作应付。

   李煜对赵,孙二人道:“我需要避开后面这些尾巴一会儿,你们在此等我即可。”

   “六郎,这恐怕……”赵春表示反对。

   “有人让我去天风楼,离此处不远,穿过后面那巷子便到,那人应该对我无恶意,否则也不必如此做派。”说着悄悄把帛条展示给几人看。

   “此事我意已定,你们只需配合即可。”

   “再说!”李煜拍拍自己双腕,有指指胸口和腰带。

   他的宽袍大袖中掩盖了手腕上的一副生牛皮护腕,覆盖了整个前臂,一直延伸到肘部。

   这本是樱雪去澄心堂找那些工匠制成的,让李煜带上防身。

   结果他中二心思发作,拿着这长护腕跑到金作监和和金大匠一同嘀咕。

   几日后,《刺客信条》中的腕刃便提前面世了。

   胸前则是镶嵌了钢片的生牛皮护胸。

   围在腰上的看上去是玉带,实际上是一把软大宝剑。

   算袋和袖子内还藏了鞣制过两个猪『尿』泡,里面填满了生石灰,用的时候手指发力扣破表面,往敌人脑袋上一扔就好。

   赵春也他这套个人防护体系赞不绝口……

   李煜面对恭维少见的没自吹自擂,他明白自己就是一个低配版本的韦小宝。

   “唯”

   于是三人继续吃喝起来,过了一会儿,李煜捂着肚子跌跌撞撞下楼,顿时监视他的人都将视线集中过来。

   李煜视而不见,一把拉住伙计问道:“你们的茅房在何处,快说,快说!”

   伙计一指后门道“客人顺着此门而出,走十步便能看到。”

   李煜听完一把推开伙计,捂着肚子踉踉跄跄直奔后门而去。

   盯梢之人,眼看如此,也都有些讪笑,但还是站起两三人来,跟着也往后门而去。

   李煜钻进茅房,发现这茅房乃是土坯所垒,顶上盖着茅草,有一扇颇大的后窗口,想来是起到通风的作用。

   窗外正对着一条小胡同,窗口上没装窗户,只是竖了几根指头粗细的木棍,算是勉强阻碍着不走正途之人。

   当然正常人闻到这个味道自然也没兴趣cos一把于连爬窗。

   李煜抬手将几根细木头棍儿掰断,随即从窗户中翻出去。

   脚一落到地,撒腿便跑,途中还转了几个弯,以确认背后没人盯梢。

   眼看天风楼到了眼前,才放慢脚步。

   离着尚有好几丈远,便有伙计迎上,“可是李公子?”

   李煜随口道:“正是”。

   “哦,客人请随我来”说着带着他不走正门,却从旁边一个边门闪入,一道楼梯直通楼上。

   伙计将他带到了三楼雅间门口,便告辞退下。

   李煜定了定神,推门而入!

   映入眼帘是一个背影,那人听到开门声便回过头来。

   李煜看去,此人须发皆白,面上皱纹盘旋,只是一双眼睛却精明闪现。

   “拜见安定王!”

   “你是?”

   “老夫周宗。”

   “噢?”李煜心中一跳,但脸上却没显出任何太多惊讶来。

   “拜见周留守!”

   “不必客气,便请安座吧”

   二人分宾主入座,李煜看到桌子上的炭炉烧的正旺,炉上汤瓶中也发出微微的咕嘟声,水正初沸腾。

   按照陆羽在《茶经》中的说法此刻之水正是冲茶圣物。

   李煜一笑,安然落座便道:“泉声如蟹眼,正是点茶时,可惜啊,烘焙碾碎尚需时间,留守莫不要换上一汤瓶新水?”

   不管是陆羽的煎茶法还是宋时流行的点茶法,第一步都是要从茶饼上掰下一块来。

   然后将掰下的茶块放在火上细细烘焙一番,带的其中水汽尽去,略带焦香时,才可堪用。

   其中对于火候、手法的掌握也堪称玄学。

   之后还要入茶碾细细碾做细末,过筛子之后的极细茶粉才能用来泡茶。

   李煜刚穿越刚见到这番步骤,心中还在吃惊:这不是就鬼子的抹茶粉和茶道么。

   他不知道的是,抹茶乃是东瀛地小人穷所搞出来的凑合之物,真按照宋徽宗《大观茶论》里的做法,莫说东瀛大名,就是天皇也没财力负担这饮茶一项。

   只是鬼子的抹茶也好,煎茶也罢,虽然形制皆遵从宋唐茶样,然也仅具形制而已。

   传统团茶经过繁琐到变态的制作后,冲泡出来的茶汤“香甘重滑”(宋徽宗语)。

   而日本茶则只是将炒青绿茶直接碾成细末,或者小碎片,点出的浓茶汤味极苦涩,虽然可以带上“近禅”的高帽子,但喝多了这种茶汤对人体尤其是胃终究是有害的,是以正儿八经的东瀛茶道前多有一顿“茶怀食”小宴,吃饱了肚子后才能喝茶。

   而华夏茶道自古便无此一说,高下立判。

   中华茶道起于晚唐兴于十国极盛于宋代,大宋虽然在外交军事上一败涂地,但于文采风物之考究,实乃华夏历朝之冠。

   单以制茶之考究,几近奢靡,莫说东瀛天皇无力承担,即便是之后的明人,也曾试图复原宋茶,结果被制茶饼那繁琐到变态的步骤吓的魂飞魄散,光“蒸来细捣几千杵”就能让所有人望而却步,只好放弃。

   华夏茶道遂此绝矣。以至于明人在笔记中层奇怪的表示“茶沫怎么可能是白『色』的?”

   李煜上辈子看闲书的时候,倒也赞同明人的观点,但穿越来之后,面对着钟皇后的茶道手段,才发现这点茶法点出的茶沫,还真就和好的修道院啤酒一般,洁白细腻,绵绵不绝。

   心折之余便跟着母亲大人学习茶道,他得了李璟的遗传,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拿得起。

   故而学的极快,钟皇后也是颇为惊喜,直夸这儿子在茶道上的天赋卓绝远超其父!

   某次李璟钟皇后对儿子的夸奖听了后啧啧嘴,酸溜溜的表示:“点茶者,小戏尔,茗之一道在清心净『性』,茶道者劳力也,品茗者用心也!”

   意思是,点茶就是小孩子玩意,算是劳力,我这种善于品茶的才是劳心。

   气的钟皇后两手叉腰凤眼圆睁,摆出将门虎女的架势来,李璟只得赔笑脸认错……

   ……

  喜欢大宋终结者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宋终结者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