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终结者

第二百五十八章 征前

大宋终结者 空梵踱 2109 2024-05-30 14:43

  时间已到了八月,金风渐起,江宁城外的层层翠绿也慢慢的泛作金黄『色』,想来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

   夏末秋初,正是出兵的最好时节,天气不再炎热,却又不至于冷得让军队丧失行动能力,秋高气爽,雨水渐稀,这对大军开拨是最为有利不过的。

   更要紧的是,此时已近收割的时节,只要多带上一些民夫,完全可以做到就粮于敌,这让户部,度支部,三司使从上到下都松了口了气。

   李煜的任命正式下达,以正六品承雄武军监军之职,所需人员皆由其自行调拨。

   换而言之就是给他一叠空白委任状让他随便发,事后到吏部和内侍监去登记记录一下就行。

   也就是皇子能有这个待遇。

   如此,李煜自然是毫不客气,官衔像不要钱一样的撒出去,一时间早期从龙之士人人有官做。

   礼部和钦天监也开始忙碌起来,前者要筹划出征的各种礼仪,后者则要算一个黄道吉日出来。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潘荣欢喜,柴荣头痛。

   潘荣已经是第三次将雄武军的武器偷偷运到南平国,交给前来接手之人。

   这些武器的数量让他心惊胆战,虽然前三十岁一直活得窝窝囊囊,连吃口饱饭都是奢望,可自从与潘诚厚相认后,生活是一日千里,不但脑袋上有了七品职司,竟然还承担了如此机密的事情,足见简在帝心。

   当然,这简上的名字肯定是潘诚厚而不是他。

   如此巨量的兵器,在南平国这个最大的地下黑市上悄悄流出国境外,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买家是谁。

   但他可不敢往深里想,这种事情知道越少越好,知道了也要装作一窍不通,这才是保命的绝学。

   柴荣是越打越不对劲儿,手下儿郎的战力他是知道的。

   对面三节度的兵力他也明白,虽然几次挫败后汉大军,但那不是三节度有多厉害,而是后汉除了自己的部队,和史弘肇的的禁军外,其它军队也就是比武装农民强的有限。

   通过战报和细作,柴荣自认为对三节度的兵力有了充分了解,觉得自己出马虽然不至于说是沸汤泼雪,摧枯拉朽,但速战速决却是问题不大。

   赵思绾骁勇,可打仗打的是钱和后勤,陕南一地可没多少铁矿用来打造兵甲,自己大兵压境,只要打赢几场决定『性』的战斗,剩下的事情便好办多了。

   可眼下自己手上的儿郎一如既往的死命冲杀,但三节度的防守也越来越强硬,尤其是在装备上本来应该是越打越差,现在却是越来越精良。

   “不对,肯定有人在暗中接济三节度……”

   “义父,我也是这样觉得,这段时间天天发现,对方的兵甲精良不在我方之下……”

   “孩儿你看,这圣旨虽然写的客气,但却是在『逼』我们快速进兵啊……”

   “明日,让孩儿再去冲一冲吧”

   “也只能如此了”向来老练的郭威此刻也有些『乱』了方寸,已不复之前指挥若定的气势。

   他有种预感,这后面有一双黑手在『操』弄,但究竟是谁呢?

   西蜀孟昶?

   还是南唐李璟?

   南平高家是不在考虑范围内的。

   自然也不会去怀疑刘承佑,毕竟杨邠史弘肇虽然跋扈但确是为国之人,加上还有个冯道从中斡旋,刘承佑纵然疑心自己但也不至于做出武装三节度这种事情来吧。

   这果然应了当日冯道的那番话,南唐对三节度的支援越多越好,他们自己的获益也就越多,眼下三节度死死的缠住了后汉第一强军-天威军。(历史上是叫天雄军,但肯定会和南唐太子的嫡系部队搞起来,索『性』叫天威吧,也扣住郭威的名字)

   这样边镐的雄武军边不用担心入楚后腹背受敌。

   南唐朝野上下处于一派忙碌的祥和中。

   趁着这短暂的空闲,李煜将与自己有关的三个女孩子都好好安顿了一番。

   本来最担心的是太宁,但因为狗肉和尚的存在以及澄心堂的特殊地位,让他宽心不少。

   加上冯延巳,周宗两个盟友在,李煜觉得只要矛盾不激化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总归不会出大事。

   而在红茸唾的楼上,娥皇名义上是来与他交换信息,可说着说着话题总不自觉的往兵事上走。

   最后娥皇取出一叠书帖道:“儿见大王所创瘦金体,实在喜爱,闲暇时便偷偷临摹,时间一长倒也得了些皮『毛』,这几日心中多有发闷,便以抄录了大王几首词作,还请大王斧正……”

   李煜连道不敢,接过书帖细细观看,娥皇果然是聪慧绝伦,瘦金体在她手中竟然又有了些许变化,看上去给加秀美多姿。

   “风神秀雅,绚丽多姿,当真是字如其人啊”李煜不禁赞叹道

   “大王,说笑了,家父自幼是将儿当作男子来养的,实在当不起如此夸赞。”娥皇垂头轻声道,也就这些时候,她身上才能显现出少女特有娇羞来。

   李煜一张一张的仔细看过,却见最底下一张上并非抄录他的“大作”,用的也并非是瘦金体,而是另一种柔美的字体,写着“此去珍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