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第53章 “如何调兵?”

大唐铁肩王狄光嗣 天王圣明 2118 2024-05-30 14:43

  马荣大喝一声后,包括来人首领在内的,一行十余人都不自觉这开始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这么一来,可就给了马荣机会。

   马荣再次调拨马头,沿着前往晋阳的官道,向前飞驰而去。

   岔口只留下目瞪口呆,张目结舌的十几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彻底凌乱。

   “僧众,追不追?”

   来人首领旁边一人,盯着远去的马荣,隔着马问。

   被称为『僧众』的首领摇摇头,一面盯着马荣飞奔的残影,一面回答。

   “虚张声势,小白脸自作聪明。我们的任务就是阻止他前往交城和祁县,只要不是去这两个地方,我们就不管。”

   旁人又问:“僧众,要是他半路折返,拐去交城和祁县怎么办?”

   首领笑笑:“不可能。除此处三道交汇之处,欲去交城、祁县,已无可供车马通行的大路。

   除非翻山越岭,走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方可通行。”

   旁人不解,继续追问,首领则说:“他若真弃马步行,至交城、祁县中任一处,最快都要三天时间。那时,就算他调兵成功,也为时已晚。

   大人说了,最快今晚,最迟明日,文水大局将彻底底定。只要他在此期间调不到兵,几日过后,任他调来再多的兵也是徒劳。”

   首领解释的已经非常清楚,旁人也就不再追问。

   统帅这些人的摩尼教『僧众』之一,还是分派人手各自看守两条官道,防止这个小白脸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突然骑马折返回来。

   因为这个小白脸坏的很,一点也不厚道,撒谎,骗人都不带脸红的。

   可马荣自始至终就没有掉头,一路扬鞭策马,一刻不歇地往晋阳城赶。

   半日时间过后,马荣终于赶到了晋阳,他没有回城南的狄宅,而是选择去县衙。

   县衙中,久未出场的狄仁杰正在办公,如今是多事之秋,年末除夕也让他不得稍歇。

   叭的一声,狄仁杰手中的一杆笔,突然毫无征兆地从中部折断,连着笔头的下半截还在他手中,断笔的上半截则从桌面滚落到地面。

   见状,狄仁杰口中喃喃。

   “日中断笔,恐非吉兆。”

   狄仁杰话音未落地,风尘仆仆的马荣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大人,文水出事了。小公子可能有危险。”

   马荣人未到,声已到,闻言,狄仁杰赶赶忙从座位上站起。

   “马荣,你不是和大郎同去文水了吗?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

   马荣赶紧向狄仁杰解释了来龙去脉,从出访文水,到李代桃僵,从幽云异事,到借令调兵,马荣事无巨细地都告诉了狄仁杰。

   “不好,大郎有危险。”

   马荣说完,狄仁杰就大声惊呼。

   马荣点头:“大人所言甚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据拦截我的人所说,其主人似乎正在制定计划对付小公子和太子。”

   狄仁杰摇头:“恐怕还不止如此。如今,大郎和太子的身份互调,在敌人看来,他就是太子,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且不惜任何代价。

   如果是我,也会选择先除掉太子。这一次,大郎是真的危险了。”

   狄仁杰忍不住想起方才的「日中断笔」,心中更是担心狄光嗣的安危。

   马荣见狄仁杰眉头紧锁,就开口说道:“大人,为今之计,只有出动『天雄军』,剪除障碍,才能调交城和祁县的府兵收拾文水乱局,以期营救小公子和太子呀。”

   马荣的建议说完后,狄仁杰再一次摇头。

   “如果可行,我也想这么做。只是『天雄军』虽在并州境内,归我统辖,但调动之权,却不在我手。

   我无权直接调动天雄军,特别是在如今的情况下,事涉文水武氏,我不得不慎重。

   要调兵,也得堂堂正正。”

   马荣从怀中掏出尚方令,说:“用尚方令也不行吗?”

   “不行。若是没有诏书,还可自由裁量,勉强能够调动。可太子亲书的诏书,只写明要调交城和祁县的府兵,并未包括对『天雄军』的调动权。”

   就在狄仁杰和马荣二人焦头烂额,无计可施之时,洪亮不合时宜地闯了进来。

   “小白脸,你回来了,怎么也不和老洪我打个招呼啊?”

   说完话,他就后悔了,因为他看见狄仁杰和马荣二人俱都眉头深锁,面色不善。

   洪亮虽然鲁莽,但也不是二傻子,赶紧找借口开溜。

   “大人,我先回了,你们慢聊。”

   “等等,回来。你无事,到县衙来做甚?”

   洪亮刚转身迈步,就被狄仁杰用言语给揪了回来。

   “是夫人和秀儿小姐,听说小白脸回来了,差我来探听探听小公子的消息。”

   “秀儿,秀儿。”

   洪亮不经意提到了,狄光嗣的小媳妇秀儿,却让狄仁杰灵光一闪,想到了一种可能。

   “洪亮,你去通知秀儿,让她一个人到县衙来。现在,立刻,马上就去。快。”

   洪亮闻言,赶忙屁颠屁颠地跑出县衙,回狄宅通知秀儿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