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砺

第五十章 惊宴

晋砺 青玉狮子 2193 2024-05-30 14:43

  杨司马被利刃洞胸之时,“族父”杨太傅正在府内举办宴会。

   遍邀百官,请柬上,大致介样个意思:

   其一,商量救灾事宜。

   其二,太庙的阙、屋,皆有瓦落,太常要负个啥责任,我心里没谱,要求教于众贤。

   怪怪的。

   如何救灾、恤民,有故事,有常典,是次风灾,虽造成了不少的损失,但似也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用得着“举朝公议”吗?

   至于“庙阙屋瓦数枚倾落”,这个事儿,倒是可大可小。

   有人就联想到,楚、淮南二王谒陵,太常拟的礼仪,太傅一删二减,明显是不满意的,难不成,太傅要以风灾为由,找太常的麻烦?

   仔细一想,没必要啊——、

   太傅真要报复太常,上弹章就是,式乾殿没有不准的,何必劳师动众,兜介样一个大圈子?

   何况,除了他的亲信,大约不会有人赞成因天灾而重责太常的。

   真要有人引咎,那也是台辅之臣的事儿呀?

   那不是将火头往自己身上引?

   “求教于众贤”,不是自讨没趣?

   想不通。

   得,不管了,先吃他一顿再说!

   事实上,举办这个宴会,是朱振的主意,他既不关心救灾,也无意为难太常,请柬上之云云,不过一个引子。

   他要引出来的,是他那篇大作的中心思想,“大风蔽日,侵夺光明,此内宠太盛、邪臣纵横之兆也。”

   朱振断定,一定有人借大风摧折太傅府角楼一事攻讦太傅,因此,要先下手为强,抢占舆论高地。

   此时代,“天人感应”深入人心,朝臣之中,好这一口的,绝不止朱振一人——正因为如此,动作才要快!

   抢在有心人还未准备好之前,先发制人!

   朱振自信,自己准备充分,旁征博引,有心人仓促之间,一定辩不过自己。

   “举朝公议”,辩赢了,“大风蔽日,侵夺光明,此内宠太盛、邪臣纵横之兆也”,就是“不易之论”!

   就再没人可以此攻讦太傅了!

   同时,埋下进一步打击“内宠”和“邪臣”的伏笔。

   哼!

   酒过三巡,杨太傅轻咳一声,开讲了:

   “太康四年,三月,大风,庙阙屋瓦有数枚倾落,免太常荀寓;有人以为,事轻责重,有违常典。”

   “五年,二月,大风,兰台主者惩惧前事,求索阿栋之间,得瓦小邪十五处,遂禁止太常,复兴刑狱。”

   “小邪”,“小斜”也。

   “九年,八月,陵上荆一枝围七寸二分者被斫;司徒、太常奔走道路,虽知事小,而按劾难测,骚扰驱驰,各竞免负。”

   咦?介个口吻——

   非但不像要找太常的麻烦,倒有些要替其卸责的意思?

   杨太傅再轻咳一声,“这个……”

   就在这时,履声橐橐——

   嗯?来人履也不除,直接就进来了?

   众人不由扭过头,向门口看去。

   有认得来人的:太傅舍人岐盛。

   歧盛眉头深锁,目光由主簿而长史而太傅,似乎不晓得将话说给谁听?

   略一踌躇,还是直接走向太傅。

   弯下腰,附耳,低声说了几句。

   杨骏的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似乎以为听错了,“你说什么?”

   这一回,歧盛眉蹙而声朗:

   “回太傅,主者报——”

   “裴頠奉诏代刘豫,守左军将军,闭万春门、东掖门!”

   “楚王玮奉诏屯云龙门!”

   “淮南王奉诏屯司马门!格杀司马门司马杨重!”

   “当”一声,杨骏的酒盅掉到了几上。

   紧接着,“轰”的一片,整个场子,乱了!

   只听一声怒吼,席末一人,长身而起,面前整张食几,都掀翻了!

   朱振。

   他这声怒吼,将场子里的音浪略略压低了些,大伙儿勉强听得清太傅颤抖的声音:

   “显扬……如之何?”

   杨太傅面色惨白,朱主簿满脸红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朱振咬牙,“今内有变,其趣可知——必是邪臣、阉竖为妖后设谋,不利于公!”

   “邪臣”“阉竖”也罢了,你居然口出“妖后”?!

   “然……如之何?”

   所有人目光都落在朱振身上。

   他吸一口气,“宜……宜……”

   “宜”啥?你倒是说呀!

   朱主簿吊嗓子似的“宜”了几“宜”,终于下定决心:

   “宜烧云龙门以胁之,索造事者首!”

   场子里再次“轰”的一片。

   烧云龙门?!

   朱振再次一声怒吼,随手从身旁食几拎起一只酒壶,猛的摔到地上,“当”一声大响,一只青铜酒壶,竟被他摔的四分五裂!

   场内的音浪,再次被压低了些。

   朱振说话,亦近乎怒吼了,“次——开万春门!引外营兵……呃,那个,引东宫及外营兵……拥皇太子入宫!”

   谁都明白,“开万春门”之“开”,乃强攻。

   而“皇太子入宫”——

   当然是为取代皇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