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砺

第七十七章 烈马长枪今何在

晋砺 青玉狮子 2172 2024-05-30 14:43

  你看这个瓜,它又大又甜!

   东安王,那可是以“纯孝”着名的呀!

   而且,新立大功,新晋为王,新任仆射,风头之劲,一时无两!

   而且,告他“不孝”的,是他的同胞母兄!

   如此之多的“顶流元素”集于一身,还不立即霸占热搜榜头把交椅?

   绝大多数不晓内情的,同汝南王、刘准一样,都将东安王视为皇后的“羽翼”,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看不惯“牝鸡司晨”的,都在幸灾乐祸:

   看“二圣”咋收这个场!

   第二天,诏书颁下。

   先是大表诧异,说东安王“令闻素着,何以至此?”

   必是有啥误会吧?

   接着说,可是,既然东武公言之凿凿,朝廷也不好不理会,本着“毋枉毋纵”的精神,派侍中贾谧主持相关调查。

   不过,有一点,调查人员一定要注意——不要去打扰诸葛太妃!

   对于太妃,东安王、东武公,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以轩轾左右,咱可不能逼着太妃说哪个儿子的坏话呀!

   看到这道诏书,大伙儿都冷笑:这不是自己人查自己人吗?能查出啥来?

   尤其是那个不许“烦扰太妃”的奇葩规定——

   孝还是不孝,诸葛太妃自己才是最有发言权的呀!

   你不给她说话,不是摆明了袒护东安王吗?

   看起来,这个瓜,吃起来也没啥味道了,围观的各位,散了吧!散了吧!

   三天之后,调查报告出炉,跌破所有人的眼镜——

   东武公所劾不虚,东安王确实不孝!

   我靠!

   这个瓜,真大!真甜!

   大的、甜的我都撑到了、齁到了——

   都懵了!

   咋回事?

   未等吃瓜群众清醒过来,诏书已经颁下:

   “东安王废徙带方,不待后命!”

   带方郡,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南边儿紧挨着的,就是三韩和濊族了。

   而“不待后命”——东安王连自讼的机会都没有了!

   之前,朝廷既下诏调查,东安王虽激怒攻心,却未上书自讼——满心以为,调查结果必还自己一个清白呢。

   对于东安王的处置,何以如此严厉且紧迫?

   仅次于“忤逆”——就差开刀问斩了!

   于是就有一种说法,东安王的“不孝”,异常严重,不止于东武公劾奏的内容,其中,很可能有绝不宜宣诸于外的情节,朝廷的调查人员转了一圈,便晓得纸包不住火,为免该等情节外泄,为朝廷羞、为宗室羞,乃当机立断,做非常的处置。

   好嘛,司马繇,你骗了天下人几十年呀!

   *

   时已入冬,昼短夜长,晚膳之后,天色已暗。

   自掌灯,何天便端坐府内待客。

   不,他并未同任何“客”约好。

   但到了亥初时分(晚九点),真有客人投剌了。

   一看名帖,心中即道,你总算来了!

   客人三位:

   文鸯、文虎、墨姑。

   三位客人伏地稽首,唏嘘流涕,先是再谢救命之恩,次谢收敛家口之德,再次,谢何侯主持公义,贬斥奸邪。

   何天跪地还礼,黯然说道,“我为德不卒,悔恨不已,这个‘谢’字,当不起!”

   四人围几而坐。

   何天开口,“次骞,司马繇废徙带方,对此,你有什么打算?”

   文鸯微愕:啥意思?

   “请何侯开示。”

   “这件事,”何天缓缓说道,“并非到此就为止了——”

   “其一,诸葛氏必上书为三子喊冤——她若契而不舍,朝廷不能不加理会。”

   “其二,司马繇到底出身近支宗室,他的罪状,到底不是谋反,也没到‘忤逆’的地步,若逢恩赦,回归中原、乃至京师,并不稀奇!”

   文鸯、文虎、墨姑,皆目光一跳。

   何天冷笑,“如是,次骞、阳长,你们能甘心?血海深仇啊!”

   文氏兄弟对视一眼。

   文鸯抬手为揖,“俶、虎愚昧,请何侯明示!”

   何天声音冷峻,“想当年,乐嘉城下,二九少年,烈马长枪,万军之中,出入如无人之境!今日,虎未老,雄风在!而阳长贤伉俪,亦为健者!”

   一字一顿,“废徙带方,押送、随从,不会太多,以三位的身手,取一司马繇头颅,不为难吧?”

   一语惊人!

   三位客人都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文鸯气血翻涌,声音都有点发颤,“真的……可杀?”

   何天狞笑,“有何不可杀?!”

   顿一顿,“蛮貊之国,盗贼纵横,故东安王多携珍宝,被盯上了,很奇怪吗?那个地老天荒的去处,一个废徙之人,杀了就杀了,谁去追究?又如何追究?”

   三位客人相互以目,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答案。

   “好!”文鸯咬牙说道,“既如此,俶、虎就领命了!”

   略一顿,“我等绝不会留下任何行迹,遗患于何侯!”

   “好!”何天点头,“万一行迹曝露,该灭口的就灭口,别犹豫!”

   “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