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龙鱼河图

第二百一十一章 葬师离崖回长安

龙鱼河图 咕行 2124 2024-05-30 14:43

  第212章 葬师离崖回长安

   李禺不知道无尘子是怎么羽化的。

   是在孤独中羽化的,还是在心愿已了的情况之下羽化的,还是心中带着无尽的回忆羽化的。

   李羽也自责不已,为什么不早点上来,为何一定要等到半年时间期限到了才上来呢。

   但后悔已没有任何的作用。

   李禺只能在跪了三天之后,开始处理无尘子的后事。

   李禺看着无尘子的遗蜕,久久不能言。

   可后事需要处理,李禺也只能将将爬起来,开始帮着无尘子整理遗容,仔仔细细的。

   当李禺抱起无尘子的遗蜕后,却是发现无尘子的屁股底下放着一本书册,以及一封信。

   李禺轻轻放下无尘子的遗蜕,拿起信来。

   好半天后,李禺再一次的落泪了。

   “师父,你的恩情,弟子这一生都无法还得了啊。”

   信中的字并不多,但字字却是代表着无尘子对李禺的关切。

   信中言。

   李禺落到这露台,是他无尘子与李禺的缘份。

   还说李禺的法名乃是无尘,而他的法名也叫无尘子,这代表着两人乃是上天注定的缘份。

   信中还说,如他自己羽化后,希望李禺时不时前来这里看看他,陪他说说话什么的。

   信中还说,在李禺以后如果无心在去往外面的话,就在这里隐居,说这里乃是一个绝佳的修练之地。

   更是说,那本书册乃是修金丹道的秘籍,如李禺不想修练的话,一定代他把这金丹道传下去。

   信中还说,崖下的那个太极图案乃是上古阵法,在阵中心修练,可以起到凝实法力,稳固境界,更是可以提升境界。

   甚至,信中还说他故意让李禺在崖下待一年时间,并且限定李禺每日食用巴蛇肉,也是为了让李禺实力变得更加强大。

   信的最后,更是说让李禺以后莫要再受伤了,如李禺再受伤,他以后也无法帮他治伤了。

   就这样的师父,李禺能不再次落泪吗!

   李禺抹了泪,拿起无尘子所留下的那本修金丹道的秘籍,一页未翻,一字未看,直接找了块布,把秘籍包起来,更是在角落寻了一个木盒,把秘籍放进去,很是恭敬的放在无尘子坐化的石床之上。

   跪了下去,向着无尘子再一次的拜了拜,“弟子不敢对师父的金丹道有任何的想法。如没有师父,就没有今日的弟子。以后,弟子定当替师父你寻一个得意的弟子,传其金丹道,完成师父遗愿。”

   并非李禺不好奇,也并非李禺没有贪念。

   而是不行。

   无尘子对他之恩,李禺此生都无法报得,如再夺了无尘子的金丹道修练之法,李禺怕是连自己这一关都无法过,说不定李禺的境界也就直接停在这化道境,而一步不前了。

   金丹道很强大。

   但再强大,李禺也不能据为己有。

   无尘子有遗命,李禺心中已是决定,必当替师完成此愿。

   法事做了九天,李禺抱起无尘子的遗蜕出了山洞,一跃而下,落下崖去。

   山洞乃是无尘子的修练之地,自然是不可能把无尘子的遗蜕葬在山洞,而崖下乃是最好地方。

   没有金身。

   修道者不需要金身,对金身也没有任何的奢求。

   无尘子葬在那小院一侧,伴那上古阵法。

   当无尘子下葬后,李禺伴着无尘子的坟墓九天,这才不舍的上了露台。

   也许是趋于好奇心的作祟,李禺最终还是拿起了无尘子所留下的金丹道的秘籍出来观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白。

   原来,无尘子所在的门派,乃是太乙门。

   太乙门如何,李禺并不清楚,但一些经书之中倒是记录过这个门派,但也仅仅只是记录,却从未对此门派有任何的描述。

   偶有一些礼札中曾说过,太乙门乃是上古门派,说其修的乃是纯正的金丹道。

   从无尘子的身上,也正好印正了这些记录。

   至于太乙门在哪里,或者太乙门除了无尘子之外,是否还有人在,李禺更是不清楚。

   而无尘子所留的这本秘籍当中,同样也没有记录。

   无尘子所留的秘籍,李禺看了三天,背下后收起,放回原位。

   “师父,弟子无心,还请师父莫怪。待弟子离开这里之后,定会帮师父寻得一个天赋极佳者,来传承师父的衣钵,弟子无尘,告慰师父。”又是拜了拜后,李禺起了身。

   四下看了看,李禺出了山洞。

   这里虽有太多的回忆,但李禺却是不能一直留在这里。

   虽说,无尘子的信中并没有收李禺为正式弟子,或许无尘子不收李禺为正式弟子的原因,乃是因为李禺曾有自己的门派。

   更或者,李禺不适合修金丹道,亦或者无尘子有着他自己的想法,所以才不收李禺为正式弟子。

   不管如何。

   李禺受了无尘子太多的恩惠,且又让李禺再活,李禺也得替无尘子完成他的心愿。

   低头向着崖下行了一礼,抬起头看向崖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