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愈啊!邓愈!你真是生了一双好儿女......】
【也罢!看在你知错能改地份上,朕便给你儿子一个机会吧。】
【只望他成年之后,不要袭承了你地脾性。】
想到这里,朱元璋深深一叹,慢慢的放下了手中地信件,重新望向了那还在哭诉的邓哻。
“邓哻。你年纪也不小了。是该享清福的时候了。”
“回去好好过日子吧。开疆扩土的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就可以了。”
他以一种相当和蔼的语气说道。
一边说着,还一边将邓哻扶了起来。
但是感受到皇帝的异样,邓哻的额头,却是忍不住落下了点点的汗滴。
【这是要革我的职啊!】
【难道这老家伙对朱从心竟是爱护到了这个地步?连道理都不讲了?】
【可尚炳也是你的亲孙子啊!混蛋!】
他忍不住在心里不甘的呐喊。
但不管怎么不情愿,面对朱元璋的强势,他当即也只能灰溜溜的离开了皇宫。
不过他并没有死心。
而是趁着给邓氏奔丧之际,将朱从心曾扬言要弄死邓氏的事情散播了出去。
一时间,可谓是令得朱从心的风评跌入了谷底。
不过很快,事情便又出现的转机。
那是邓氏下葬后的第七日。
当邓哻乘车准备离开秦王府,一队锦衣卫将其抓捕了起来。
一起被捕的,也还有那个杀死了邓氏的【真凶】。
这件事情直接毁掉了邓家的最后一丝体面。
得知邓哻为了上位,竟是连自己的亲侄女都不肯放过后,所有朝中勋贵都充满了鄙夷。
但与此同时,也是对于【众叛亲离】的秦王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
因为邓氏完了啊!
没有了邓氏,朱樉便只剩下了一个光杆司令!
王氏就更不用说了,大名鼎鼎的蒙古女豪杰。
自然也是没有什么靠山。
如此一来,秦王府若想开疆扩土,便势必了得再找一个全新的【靠山】。
不然的话,他纵使是有皇帝的支持,也绝对难以独立支持远洋海外所带来的庞大消耗。
......
长公主驸马府。
“祺儿!要不你与公主再努点力,争取明年生个女孩?”
李善长试探性的冲着李祺说道。
次语一出,朱镜静立刻掩面而逃。
而李祺,也是满脸的苦笑。
“父亲......您忘了我们之前还曾讨好过燕王么?”
“您觉得我们现在如果再调转回去,旁人会如何看待我们?燕王又会如何看待我们?”
李善长瞬间被问住了。
直到许久之后,才发出了一声既无奈,又无语的叹息:“唉!你说这小皇孙究竟怎么回事?一会儿受宠,一会儿作死......总是在那里反复横跳!怎么就没人去管一管他啊?”
李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因为现如今的朝局,他已经是一点也看不清晰了。
他现在只能祈求燕王不要垮台。
只有那样,他们李家才能摆脱胡家那样的灭门之灾。
......
魏国公府。
即将去往北平的徐达也是与李善长一样,生出了类似的想法。
所以,为了徐家的未来,他在下朝之后,直接找来了一个看上去最好生养的小妾,开始了他的造人计划。
至于说为什么不是正妻谢氏......不好意思,很多年前已经是被朱元璋给煮了。
至于原因。
有的人说她口无遮拦,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而有的人则觉得她太善妒,所以朱元璋帮好兄弟解决了这个悍妇。
反正不管是何原因,现在的徐府已经是没有了正妻一说。
而徐达,也似乎并没有想过要续弦再娶。
......
话分两头。
自邓氏死后,整个大明终于是再无人去打搅朱从心的生活。
不过坏消息也有。
那就是死亡笔记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居然已经是辐射到了历史人物的存亡层面。
这意味着,朱从心已经很难再通过改变他人的生死,创造出一条全新的时间线。
索性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他已经决定要暂缓奖励的获取。
就这样,时间一晃,便是三年。
这三年来,通过朱元璋,朱标,以及朱从心的共同努力,金世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终于是暂时的消弭了开去。
养廉法的推出不只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贪官的出现,也让那些当官之人对于未来有了更多的盼头。
再加上李善长的带头作用。
朱元璋很是幸运的便完成了很多朝代几十年都完不成的政体改革。
虽然这样势必会触碰到一些勋贵阶级的利益。
但是因为朱元璋并没有强制他们接受家产审核,他们也就懒得去寻朱元璋的晦气了。
而等到朝中的寒门子弟越来越多,他们也终于反应过来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是依靠着国子监的力量,培植出了大量所谓的【预备官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