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望见毛骧,本就一脸愁绪的朱元璋便是立刻坐直了身子:“怎么回事?难道是苏见义出了什么幺蛾子?”
“不!不是!是一批鞑靼的探子!他们在各地散播谣言,说陛下您最爱坑杀有功之臣!奴才当心事态失控,已经将他们全拿了下来!此来是想请示一下陛下,该怎么处理这些探子。”
毛骧赶紧摇了摇头,说道。
因为事态紧急,他已顾不得什么忌讳了。
反正自己为朱元璋做的肮脏事也不少,要死的话,也不差这么一个理由。
“鞑靼人?是西面的还是北面的?他们怎么会突然间来我大明搞事?活腻歪了吗?”
朱元璋微微一愣。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都还没有动手进攻北元,那些鞑靼人竟然就主动挑衅了起来。
“北面西面都有。奴才有个不详的猜测,不知当讲不当讲。”
毛骧继续回道。
与此同时,小心的瞥了眼朱元璋。
“说。”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道。
他的脑子已经乱了,正是需要听取一些他人意见的时候。
“奴才觉得,那些鞑靼人八成是要进犯了。不然的话,根本不可能如此大张旗鼓的搞事。”
毛骧赶紧说道。
“可北元明明前几日才答应了要与我军谈判!”
朱元璋咬牙道。
“奴才不懂兵事。但根据奴才这些年的情报工作经验来看,他们应该只是想要吸引咱们的注意,从而忽略掉其他地方的危险。”
毛骧又道。
这便也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只一刹那,朱元璋便是联想起了前几日的邸报,心中对于北元的计划,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测。
“......搞了半天,原来他们与朕想到一块去了!”
“不行!咱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小不点身上。”
“刘和!传六部尚书觐见!”
他赶忙说道。
随后,便是不再理会毛骧,自顾自的转向了不远之处的地图,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而眼见着朱元璋已经重视起了此事,毛骧自然也是很识趣地选择了离开。
至于说邀功?
他要是这么没眼力见,也就混不到当今的这个位置了。
......
秦王府。
当朱元璋等人忙着应对外敌的时候,朱从心也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一件极具时代意义的发明之中。
此物名为望远镜。
乃是行军打仗,远洋出海的必备之物。
只不过因为一些蝴蝶效应的影响,当他找上雅库布的时候,琉璃工坊里已经是有人做出了一个类似于万花筒一样的东西。
如此一来,依靠望远镜创造全新时间线的计划便是彻底的破产了。
不过好处也有。
那就是他已经不用再为寻找合适的工匠而发愁了。
时间一晃就是一个月。
当朱从心好不容易弄出了一个五倍望远镜,苏见义也是安全地折返了回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来回奔走,苏见义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
不过眼睛,倒是越发的明亮了起来。
“小主子!幸不辱命!经过多日的交涉,小的终于是摸清了北元边关绝大部分精英将领的名字还有长相!另外,也还给您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意外的惊喜?什么惊喜?”
朱从心正在摆弄望远镜,闻言微微一愣。
“小的见到【纳哈出】了!”
苏见义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纳哈出,北元太尉,现今东北地区的实际掌控者,手握二十万雄兵,横距金山,距今已有十四年之久!
没有他的话,大明估计早就已经占据了整个东北。
“纳哈出!?他居然亲自参加谈判了?这是什么情况?”
朱从心差点把望远镜摔到了地上。
一边问着,一边赶紧点开了搜索引擎,搜索起了【纳哈出】的一切。
而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眼珠子便是不由得瞪了个老大。
【卧槽!洪武十八年,五月,与西番蒙古部落合力攻明?】
“今天几号?”他赶紧向着身边的马和问道。
“回主子,今天是五月初六。”马和愣愣的回道。
“......”朱从心直接傻眼。
虽然引擎上说此战大明必胜,而且还将俘虏大约一万八千多人。
但那可是主体时空的历史!
“其他人都出去!苏见义留下!”
一想到自己可能会影响到此次战局的成败,朱从心立刻大声的说道。
随即,便是拿出了死亡笔记,放在了桌上。
“小......小主子......您想我怎么写?”
终于获得使用笔记的资格,苏见义兴奋中透露出了一抹恐惧。
“当然是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让纳哈出在临死前嘱托其余北元官将,集体降明。”
“提笔之前记得先想好怎么写。因为你只有四十息的时间。”
“如果四十息内没有完成死亡编排,纳哈出便会死于心脏麻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