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哥和九妹这对难兄难弟
第129章 三哥和九妹这对难兄难弟
赵构不傻。
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他多少还是成熟了很多。
赵煊找到他,说赵楷去安抚亲王,让他也去安抚亲王,还说什么亲王之中,他能够相信的就只有自己。
这话可信吗?
赵构自然不可能相信赵煊的话,就算是赵煊是真情流露,真的相信他,他也不相信。
如若心中有了成见。
这种成见也就会成为偏见。
在赵构的心中,赵煊就是那种阴险狡诈的人,完全不是小时候可以带着他一起蹴鞠,站在他前面,保护他的那个哥哥了。
以前,赵佶宠爱的皇子就只有赵楷一个。
因为赵桓为人比较木讷和懦弱,让赵佶不喜,老二死的早,老三赵楷长的像是赵佶,又端庄儒雅,还写的一手好字,被赵佶所喜欢。
所以赵桓、赵构等,都会报团取暖。
赵构觉得自从大哥上位之后就变了,一点儿也不懦弱,杀起人来,一点儿都不会心慈手软,不仅如此,还敢幽禁爹。
这要是赵构在这个位置上,他定然是不敢的。
想到这里。
赵构颇为郁闷。
想要表忠心,这个忠心到底该怎么表呢?
也就在这时。
康履走了进来,双手递上了一个拜帖,轻声道:“殿下,郓王送来拜帖,请殿下去建业坊的梨园一会。”
赵构有一些意外,他竟然在这时候找自己?
“你说说,三哥这时候请我去梨园,是意欲何为?”赵构对康履疑惑道。
康履躬身,想了一下,回道:“殿下,去见一见也无妨,看一看那郓王是个什么态度,想要说些什么。”
“小的以为,应该不会有什么好事儿。”
“殿下到时候随机应变即可,在这京师,郓王应该不敢做出什么太过的事情来。”
赵构想了想,觉得也是。
赵楷应该不敢在京师行凶,想要见他,无非就是安抚亲王这件事情。
又或者是有意拉拢。
想到这里,赵构又问道:“你觉得,如若本王和三哥一起,会不会好一些?”
赵构的意思很简单,他先跟着赵楷,联合了那些宗室亲王一起抵抗官家,到时候,要是能够逼迫官家退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皇帝轮流坐,说不得明年就可以到自己。
康履连忙回道:“殿下,不可。”
赵构道:“为何?”
康履解释道:“殿下,这大宋到底是官家的大宋,两次守住京师的官家,早已经是声威震天,无人能及。”
“杀贪官、斩污吏,问罪朝堂的一品大员,太宰说杀就杀,就算是太上皇止步于延福宫颐养天年。”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儿,违背祖制不知道多少次了。”
“殿下可有见到官家的威望有一点儿减弱?”
“别看朝野有不少对官家颇有微言的人,那些人也只是说说,他们敢在垂拱殿直谏吗?”
“官家不仅守住京师,保住了京师几十万百姓的性命,也保住了大宋国祚,乃是众望所归。”
“如今又兴北伐大业,这北地上到大臣,下到黎民百姓,谁不支持?”
康履看到了赵构的些许不耐烦,似乎觉得他把官家说的太强大了。
“殿下呀。”
“郓王都已经自身难保了。”
“殿下若想要以后还能掌兵,若想要以后还能有大臣支持,若想要……。”
“唯有做一位好贤王,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有了大义在身,不犯错,就算是官家,也对殿下无可奈何。”
赵构有些不相信,问道:“你说郓王自身难保,为何?”
康履轻声道:“殿下,郓王自小就受到太上皇的宠爱,以前甚至是传出了换皇储的消息,殿下应该是知道吧?”
赵构点点头,当初赵佶想要罢了赵桓的皇太子之位,已经是非常明显,也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可是谁知道,天算不如人算,金贼突然南下,直指京师。
赵佶匆忙把位置传给了皇太子,自己带着蔡京等人,还有赵楷一起逃到了南边,他甚至是连赵构等皇子都没有带,就带了赵楷。
赵佶的这种做法,也让赵构大为不满。
甚至是心生怨恨。
康履继续道:“殿下也可想想,如今官家坐稳了那个位置,对于当年事,他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怨恨吗?”
赵构回道:“别说大哥,就是本王对三哥的恃宠而骄都是心有不满。”
康履接着道:“这只是其一,金贼兵围东京城的时候,郓王两次反对官家的圣令,甚至是在去岁十二月三十,金贼最后一次攻城的时候,郓王悄然带着太上皇到宣德楼前,想要逼迫官家退位。”
“这事儿,殿下也听说了吧?”
赵构点点头。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他对赵楷的看法,有了一些复杂。
以前觉得赵楷和他差不多,甚至是不如他。
谁曾想。
赵楷竟然有那么大的胆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