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有了靖康大炮岂能不放一炮庆祝一下
第231章 有了靖康大炮岂能不放一炮庆祝一下?
权力养人。
也最容易改变一个人。
毕竟当他在社会的底层的时候,在他的身上会有很多约束,这些约束让他规规矩矩。
而一旦这些约束一个一个被剪断,在他身上的枷锁也就慢慢地减少。
他发现,自己就算是左拥右抱,也不会有人指责他,更不会提心吊胆。
再然后,就算是几个一起,好像也玩儿的欢乐。
就好像是杀人。
第一次下令,斩杀唐恪等人的时候。
其实在见到他们被斩首示众,晚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睡不着。
没有什么噩梦。
赵煊不至于被吓得成了那个样子。
只是几个人被自己下令给杀了,这种感觉,这种突然之间可以掌握别人生死大权的权力,容易让人迷失,让他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再到后来。
他已经习以为常了。
他学会了平衡权术。
学会了让大臣们来狗咬狗。
学会了拉拢人心。
也学会了雷霆之怒。
学会了……。
赵煊现在已经算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了。
第二天的大朝会。
赵煊一身红袍。
朝堂之上,多了一个军机院。
大家也都知道。
从今天起。
从靖康三年的九月二十日起。
大宋枢密院将不复存在。
“臣等,拜见陛下,圣安。”
百官施礼。
赵煊抬手道:“朕安,免礼。”
百官们起身。
王怀吉上前一步,道:“有本启奏,无本散朝。”
三天一次大朝会。
也不是每一次朝会,都要上奏很多内容。
其实说来说去。
也就那么几件事情。
没有党争。
也就不会有什么陷害忠良,又或者是你弹劾我,我弹劾你的事情出现。
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当赵煊严令三司调查,发现有些人的弹劾,乃是一场阴谋,一个自己上位的阴谋之后,直接就抄家斩首了。
在当今陛下面前。
想要上位,那就必须拿出功绩,拥有那个实力,可以干实事,而不是以险恶之心去陷害上司,从而上位,这是行不通的,陛下手上有着不少暗探,有一些事情,朝堂之上的百官们可能还蒙在鼓里,陛下却已经看得透彻。
所以朝会之上,百官们奏事也越来越正规,也越来越切合大宋的国事。
可谓是整理清明一时。
随着王怀吉后退一步。
枢密院这边的人就开始奏事了。
首先就是陈述了如今大宋冗官问题,而出现这个问题的最大官署就是枢密院。
大宋如今有着枢密院和军机院。
而随着北伐开始。
军机院独领大宋军政之事。
枢密院成为了后勤保障官署。
而现在,军机院回到朝堂之上,枢密院大部分也已经归入枢密院。
他的最后的建言就是革除枢密院。
大宋以后,以中书省、军机院为文武官署机构。
内圣外王。
中书省治理大宋境内。
军机院负责戍守边关,抵御外敌。
中书省的官员不得指染军机院的军政事物,文官不得弹劾军机院的大臣。
同时,要在军机院建立都察院,以监管军机院的武将们。
这个奏事,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于谁人的手笔。
大家心知肚明。
再然后,就是军机院这边的官员出面,也奏事,请求废除枢密院。
因为以前的枢密院因为蔡京、童贯等的胡作非为,导致枢密院失去了其威信力。
如今军机院击退金贼,护住了大宋国祚,也树立了威信力。
理应废除已经形同虚设的枢密院,以减轻国政压力,也为了解决有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吃着俸禄不干事儿的问题。
赵煊都没有问李纲、何栗等中书省一干官员的态度,而是直接问宗泽、问冯澥。
在这一刻。
已经开始施行文官不得敢于军政的制度了。
宗泽躬身道:“陛下,臣以为,枢密院当废除。”
冯澥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也以为,枢密院当废除。”
他可是枢密院的枢密院使,也就是一把手。
当然。
在张叔夜成为了同知枢密院事之后,他这个一把手已经被架空了。
就算是张叔夜后来增兵去了滑州,现在在真定府驻守,参与军事。
他也没能掌控枢密院。
因为很多人都看得出来,枢密院没前途了。
冯澥也已经老了。
他之所以还在那个位置。
只是因为陛下觉得还不是对枢密院动刀的时候,就直接让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当一个木头人。
如今,陛下要废除枢密院。
他能怎么办?
他什么都做不了。
没有人支持他。
更没有人愿意帮助他。
毕竟,枢密院本身的权柄都已经被军机院所占据,失去了兵权,那就是失去了脊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