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李伯纪直言阻荐臣,叔通公离家治淮南
第133章 李伯纪直言阻荐臣,叔通公离家治淮南
何栗躬身道:“陛下,臣这里也有一人,可堪大用。”
赵煊道:“言。”
何栗连忙回道:“此人乃是资政殿大学士、军前宣谕使宇文虚中相公。”
何栗刚说完,赵煊的脑海里面就浮现了一个人,一个风度翩翩、才气无双、文武双全、直言善谏的中年男子。
关于宇文虚中和前身的一幕幕也都完完全全地呈现在脑海中。
赵煊记起来,金贼第一次南下,也正是因为宇文虚中前往金营议和,才让完颜宗望撤兵。
而当时,朝中无人赶往,也只有这位相公挺身而出。、
换来的却是何栗等人的弹劾,以至于被贬官安远军节度副使,也就是广南东路的韶州,彻底远离了大宋京师,远离了权力之中心。
如此人才,竟然被冷落至此!
赵煊气的想要骂人。
好在前身当初在贬官之后,还悄悄地送去了金带、茶药、锦绮以作安抚和不舍。
冷眼看着眼前的何栗,眼神中带着一些不满。
在何栗提出了宇文虚中这个名字的时候,李纲就想起来这个人,此人的贬官有着自己的一份功劳。
如今何栗竟然要举荐此人?
安的什么心?
李纲为人确实忠心,也确实刚正不阿,但是他无宰相之能,做人做事多少有一些偏执。
不然,李彦仙不会上奏说他不知兵,后来的岳飞也不会说他不知兵。
也不会在守住了京师,却还是被唐恪等人弹劾,到了赵构时期,虽有重用,但是也很快就被冷落。
这个人不好用。
李纲直言道:“陛下,宇文虚中当初在金贼兵围东京城的时候一力议和,此人虽有大才,但是却也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当初只是议和有功,就洋洋自得,有才无德也。”
赵煊的冷艳从何栗换到了李纲。
他没有想到李纲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竟然会阻止宇文虚中这样的才能之人进入京师。
以前一直以为李纲会成为房谋杜断那样的贤臣,也一直寄予厚望。
可是现在看来。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私心。
为什么自己对李纲的记忆不多,为什么网上对于此人的谈论不多,为什么此人的风评似乎不好不坏?
“李相公倒是说说,宇文叔通有多恃才傲物,又有多洋洋自得?”
李纲愣了一下。
他看着赵煊那冰冷的眼神,就知道自己此番应该是又说错话了。
一直告诫自己,当今陛下不再是以前的那位陛下,可是到了眼前,却还是没能忍住。
李纲一时间无语。
何栗则是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宇文相公有大才,宣和四年之时的燕山之战,宇文相公就曾上奏立功,乃是一个知晓兵事的人。”
“后来又是拱卫京师,抵御金贼的第一次兵围东京城,也是忠心耿耿之人。”
“金贼来势汹汹,要不是宇文相公挺身而出,三次出使金贼,定下议和之事,京师之地就算是在陛下和李相公等人的坚守之下,守住了,也会损失比较大。”
“只不过,宇文相公当初到底还是有错的。”
何栗其实在为李纲说好话。
宇文虚中确实有大才,此人好几次上奏,都能够看清楚大局,及时地让大宋可以止损,后来更是三次出使金营,说服完颜宗望议和退兵。
要是没有此人,靖康元年的时候,金贼可能都已经上了城墙。
赵煊慢慢地放松了自己。
“嗯。”
“拟旨,恢复宇文叔通资政殿大学士,加封为淮南路宣抚使、武功大夫,负责安抚当地,监督地方上的官员秋收之事,以及淮南之地的盗匪之患!”
淮南路一共有四个节度使州,还有三个防御使州,六个刺史州,三个团练州。
扬州、宿州、寿州、庐州、毫州、蕲州、和州、泰州、泗州、滁州、通州、光州、黄州;楚州、海州、舒州、濠州。
赵煊并非是给李纲面子,不让宇文虚中前来京师,而是因为现在京师之地的政令是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要地方上的官员去执行。
就比如淮南之地的匪患,就需要有人去平定。
王渊去了西川,负责汉中的匪患。
那这个淮南路,也是大宋粮仓之地,就必须派遣一个手段更加强硬,文武双全的人去。
而宇文虚中就非常合适。
赵煊得了人才,也就暂时把李纲放在一边,有时间,还是要找他谈谈心。
大宋现在十分缺人。
什么恃才傲物。
又或者是和金贼议和之罪。
对于赵煊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儿。
只要是有才能,只要是能够帮助他治理好地方,让大宋的后方可以安稳下来,就算是在他面前狂傲一点儿,他都能忍受。
更何况,宇文虚中此人还不是一个恃才傲物之人。
赵煊根据那些记忆对宇文虚中也算是有一个了解,此人之能,完全就在李纲之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