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东晋:从北归流民帅之子开始

第五十一章 生死只是寻常事

  两方在黑夜中交击,一时间,刀剑交鸣之声不绝于耳。

   铛铛铛~

   不时有惨叫声传来,刀剑入肉的声音也随处可见。

   “火把!”

   黑暗中有人喊了一声,忽的一下,只见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点起了十多只火把,火把的光芒并不明亮,但却是能够看清这渡口的景象。

   人...

   密密麻麻的人。

   呼~

   张世的手有些颤抖,他还在纳闷,他带了两百人过来,围歼南顿王数十人,居然打了这么久,还没有拿下。

   须知...

   他可是伏击啊!

   对面骤然被伏击,溃散了大半,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是对手。

   如今火把一点,他心里的疑问也随之消失了。

   没拿下南顿王的原因只有一个:人多!

   直娘贼的!

   张世哪里不知道自己被郗鉴给耍了。

   之前他便怀疑,这种好事,郗鉴怎么交到他手上来了,现在看来,这压根就不是好事,而是阴谋!

   撤!

   对面人多势众,打下去,也杀不了南顿王,得撤,将这个消息告知国公,此事之后再与郗鉴那老儿计较!

   敢阴我?

   不付出点代价岂能得免?

   “撤!”

   张世大吼一声,与南顿王军相交的铁瓮城新卒纷纷后退。

   实际上...

   在火把点燃的那一瞬间,他们便不想打了。

   对面人太多了,现在张世出言撤退,他们一个个就像是脚底抹了油一般,飞快后退,很快,张世一行便如潮水般退去了。

   “郗鉴老儿!”

   南顿王司马宗狠狠的啐了一口唾沫,他脸上铁青无比,在火把时明时暗的火光掩映下,更显得狰狞。

   “居然算计本王,此仇,我记下了。”

   卞咸此刻衣裳不整,但总算一直跟着南顿王,没有跟其他人跑散了。

   “大王,郗鉴若是想杀大王,绝对不会只派这些人过来的,若他真下定了决心,早诱大王入城了。”

   “那他还在渡口伏击?”

   “此事...恐怕说来话长,大王,不管郗鉴是真想杀大王还是假杀大王,现在我等速速北渡,方才能脱险。”

   司马宗此时魂还没收回来了,听了卞咸这句话,下意识点了点头。

   “绰儿与苏孝那小子呢?”

   “大王,方才混乱,人都走散了,此刻管不了那么多了,北渡要紧。”

   “好!”

   司马宗也只是问了一句而已。

   此时他身边还聚有百余人,麻烦的是苏孝不见踪迹了。

   毕竟这去了广陵地界,还是要依靠苏孝这条地头蛇的。

   至于他儿子...

   死了固然悲伤,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他又不止一个儿子,况且,就算是儿子死完了那又如何?

   只要他活着,儿子是可以生出来的,源源不断。

   渡口上还有些舟船,众人乘船而上,从京口北渡大江。

   而在另一边,张世领着剩下的百余亲随,正一脸愤怒的朝着铁瓮城去,但只是到城下,他便发现这护城河的桥都没有放下来。

   “守门校尉,快快开城门!”

   他虽为县尉,但却是铁瓮城的县尉,掌一城五千兵甲。

   当然...

   这五千人都不听他就是了。

   “县尉且慢,我等这边开城门。”

   “哼!”

   见到里面的人还识相,张世将自己的怒气稍稍隐藏。

   但很快...他的脸色有变了。

   铁瓮城的护城河的桥是下了,城门也是开了。

   但这城门中,却是有一列五骑的骑士在城口们缓缓涌出。

   这城门的油灯暗黄,这从铁瓮城中出来的骑士,仿佛是泰山府君从地府中派出来的一般。

   张世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尔等这是作甚?”

   没有人回答他,只有越来越近的骑士。

   驾~

   前排的骑士将将手上的马槊提起来,骤然间夹紧胯下的马儿,一手握着缰绳,直接疾驰过来。

   “好胆,尔等难道想要谋逆?”

   张世目眦欲裂,当场要调转马头逃跑,然而他身后都是步卒,将他的逃跑路线都挡住了。

   “啊啊啊啊~”

   张世看着越来越近的骑士,便知道没有退路了,他干脆夹紧马腹,朝着城门口涌出来的骑兵洪流逆冲过去。

   然而...

   还未等他近身,他便被为首的披甲骑士用马槊直接穿心而过,整个人都被挑起来了。

   “不...”

   张世抓着穿透心窝的马槊,他已经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流逝。

   但心中的不甘,让他吊着一口气。

   “张县尉,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到铁瓮城来,更不该真的去做庾亮的爪牙,想要将手伸进铁瓮城中去,今日之死,全是你咎由自取!”

   那个手提马槊的武士,正是夏侯才。

   对着那些溃逃新卒,老练的骑兵仿佛是在收割麦田一般,他们手上的马槊,就是一把把割麦刀,不断的收割铁瓮城前的性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