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成了皇长孙

第二百三十一章

  “爷爷,只要我们能将商贾掌握在手里,那大明肯定是会越来越好,而这些东西,我们朝廷、老朱家等人承受的压力,终究还是要让大明的千万百姓了解我们朱家做了什么,所以,这些舆论,终究还是要掌握在我们手中的,而且,还不能让归属于六部之中的任一一部,不然,久而久之,舆论终有会被官员们被蒙蔽,最终导致朝廷政策与对底层百姓们的施行形成割裂。”

   朱元璋还是有所忌惮,对于大明来说,虽然造纸术与印刷术发展的已经很是发达了,可大明境内,读书识字的人还没有那么普及,要是真的将日报这件事给推导下去,在不认识字的百姓眼里,这还不如买一张白纸回去。

   其实这就是一个无奈,就算是朱雄英将这件事的利处都给讲解明白了,可现实却是不能允许。

   “此事再议吧,等到我大明教育普及之后,这舆论自然也会随之普及。”

   “那好吧,那爷爷您这是?”

   看着爷爷心神不安的样子,朱雄英就有些好奇,不应该啊,既然朝廷都有新的进项,国库都要丰足了,那为什么现在还是这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听北边边境传回来的消息,北边的那些蛮族们实在是太过过分,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原因,这些人竟然不断地开始袭扰边境,听闻已经有一些部落百姓被这些人给杀害了。”

   北元人,从来就没有安分过,但以前那都是在草原上遭遇大灾的时候,可现在这天气都快要转凉了,大明正在忙着收秋粮呢,北元人还真会找时间。

   北元人,那都是一小队一小队的骑兵出没,就像是围着大明这块肥肉不断绕圈的鬣狗一样,就是一帮喂不饱的,不要看他们也有伤亡,但是对于将骁勇善战刻在骨子里的蒙古人来说,战场那就是他们的勋章。

   “爷爷,其实这很好理解的,历朝历代的那些不断犯边的那些突厥人、鲜卑人、匈奴人,这些人本质上就跟我们中原汉人是不一样的。”

   “我们汉人归根结底,是靠种地来养活一家的,而这些外族则是靠放牧来养活的。”

   “长久以来,这就带来了一个最大的区别,长年累月跟土地打交道的人,学会了土地的厚德载物,而常年跟牲畜打交道的,则学会了物竞天择。”

   “所谓厚德载物是指我们只相信自己的双手,默默地努力,终究会有所回报,正所谓天道酬勤就是这样。”

   “而信奉物竞天择的,则相信自己手里的鞭子和刀,如果自己没有别人有,那就去抢过来。”

   “你比他强,他比狗还温顺,只会安安稳稳的从你手上讨要几根骨头,可当他比你强的时候,他就会比狼还狠毒,会找到一切机会狠狠咬你一块肉,再嚼碎你的骨头。”

   “我们觉着外族是白眼狼,可在他们看来,他没做错啊,只要你强大,我就臣服于你,可你弱小的时候,就活该被我欺负!”

   朱雄英一口气直接将一大段一大段的话全给说完,直接就将朱元璋给说的一愣一愣的。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站在民族特性的角度去分析突厥等势力,几百年来,中原可没少被外族欺负。

   可回过头一想,还真就是这样,外族可不就是时刻盯着中原的邻居嘛。

   只要中原王朝实力强大,立刻就上来称臣纳贡,恨不得当头号小弟。

   可倘若碰上了中原王朝内患严重的时候,那就不好意思了,烧杀抢掠最狠的就是这帮人。

   这么一琢磨,可不就是那所谓的物竞天择而已,在他们看来,你强我就佩服你、跟随你,你弱我就干掉你,征服你。

   见孙儿对于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民族的特性都能看得如此明白,他也彻底来了询问的兴趣。

   “既然你对于这些蛮人这么了解,那你觉得我大明应该怎样解决北元之患?”

   对于北元,朱元璋是想要彻底解决的,为什么朱元璋要第一时间解决掉建州女真?

   还不是因为听说了以后这些女真人以后会窃取大明的江山,这些女真人虽然是主谋,但朱元璋可没有忘记,在这些女真人攻打大明汉人之时,那些蒙古的各部落,那可都是出了力的。

   要知道,在大清历史上,清朝对蒙古各部非常优待,清朝皇族长期和蒙古各部通婚,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

   清太祖、太宗时期,漠南蒙古尤其是科尔沁部属于联姻的重点;据史料统计,努尔哈赤时,同漠南蒙古联姻共39次,其中同科尔沁部联姻竟占1次;

   皇太极时期,更是将政治联姻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皇太极的9位后妃中,有6位是蒙古后妃,而且所立崇德五宫全是蒙古女子,同漠南蒙古联姻共41次,其中同科尔沁部联姻竟占18次之多。

   清王朝的统治稳固之后,满蒙联姻更成为所谓“北不断亲”的国策。

   顺治皇帝只有一个亲生女,嫁给了满洲大臣纳尔杜。

   康熙九年(1670),顺治皇帝的从兄简亲王之女,以顺治皇帝养女之名下嫁蒙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