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第七十五章 密谈

  卢奂、张晓、卢奕、张巡,聚在卢奂的住处,都沉默不语。

   这是他们难得的相聚时刻,只不过却不是因为好事而聚在一起。

   长安沦陷,皇帝逃蜀。

   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他们再怎么对唐室没有信心,也没有想到长安竟然会这么快就陷落了。

   安禄山一路上的势如破竹,除了在太原遭受了一丁点的阻碍,在其他的地方简直如入无人之地。

   当然安庆绪一意孤行攻打三家村,也遭受了当头棒喝。

   “难道唐室要亡了吗?”卢奂叹息道。

   即便再如何不肯相信,此时的唐室已是势如危卵。

   作为都城都被攻陷的王朝,历史上好像也没有重新反攻回来的先例。

   这一切都似乎预兆着,大唐的天下将会就此消亡。

   只不过现在的他们都还不愿意相信。

   “皇帝虽是逃往蜀地,但天下勤王之师很快就会集结,到那时候定然能够反攻回长安。”卢奕轻声说道。

   尽管如此说,可是在他心底里也是不太相信的。

   说这些话,也不过是聊以自慰罢了。

   “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张晓叹息道,“我们该是想想接下来我们做些什么。”

   张晓是个实干派。

   他对于怨天尤人的喟叹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卢奂再度忍不住叹道,“我们无官无职,怕是什么谁做不了。”

   张晓闻言,便高声说道:“难道卢兄,还打算为唐室殉国不成?”

   卢奂叹息着摇了摇头。

   身在这样的局面,有什么好奢谈殉国的呢?

   “大哥,你的意思,难道是想要跟着苏落做事吗?”张巡了解自己兄长的脾性,轻声问道。

   “诸位,我们都在三家村住了有数月之久了,对于真源县可有什么看法?”张晓并没有直接回答张巡的提问,而是向他们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卢奂、卢奕、张巡倒是没想到张晓会向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些日子里,他们在三家村的切身感受,如同是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他们还从来没有想到,世上还有一处地方,竟然可以让百姓如此的富足。

   圣人言,衣食足而知荣辱。

   三家村便是这样一个践行了圣人思想的地方。

   “若是天下,都能够如真源县这般,便是尧舜时代,也不过如此吧。”卢奂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自从来到三家村,每时每刻都在刷新着他的认知。

   这里是他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世界,更是他难以想象的世界。

   “可是为何,天下只有一个真源县呢?”张晓忍不住问道。

   三人再度沉默了起来。

   这是他们未曾想过的事情,或者说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深究的事情。

   “也许因为世上只有一个苏落?”张巡轻声问道。

   他是四人中,跟苏落接触最多的。从一开始他就看出苏落的不同寻常。

   不过他似乎更加重视赚钱,似乎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会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而且他的脑子里还有着各式各样的鬼点子,令人总是耳目一新。

   他也曾经跟苏落讨论过天下治理的事情,而苏落告诉他那些东西,都是他闻所未闻,也是无法理解的。

   虽然跟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的思想很接近,但似乎又不尽相同。

   “没错,的确是只有一个苏落。”张晓淡淡的问道,“可是为何只有一个苏落呢?”

   是啊,为何只有一个苏落呢?

   “苏落之所以一直都缩在真源县,而没有向外扩张,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无人可用。张晓继续说道,“我已经观察过三家村的情形,尽管一直都是欣欣向荣,但是这里所有主事的人,几乎都是三家村的人,很少有读书人。这也是为何苏落创建学校的原因。若是只治理一个真源县的话,有苏落自身的存在,自然不会出现大的纰漏,但是一旦扩大到两个县,甚至是一个郡呢?”

   他们也很清楚,想要治理地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极大的灾难。

   所谓的天灾人祸,更为严重的便是人祸。

   “大哥,可我们本是唐臣,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大逆不道。”张巡忍不住说道。

   “圣人有言,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张晓淡淡的说道,“况且孔子盛赞管仲、姜尚,便是告诉我们不可愚忠的念头。否则何以出现齐桓公、周武王的盛况呢?”

   三人闻言,俱是陷入了沉思。

   这时卢奂的官家卢七走了进来,轻声说道:“回老爷,九老爷回来了。”

   卢奂和卢奕闻言,急忙站起,高声喊道:“真的?”

   话音未落,便见卢见增走了进来。只是看着有些风尘仆仆。

   “九弟,这段时间一直都,没有你的消息。你到什么地方去了?”卢奂问道。

   自从安禄山起兵之后,他们跟卢见增便失去了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