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混战还在继续,当张须陀的陌刀抹过南边援军副将的脖子后,血幕当头喷射,只感觉眼前一黑,他就被浓厚的血腥味所笼罩。
还没等睁开双眼,四周都传来砍刀的破空声,他已避无可避。
羽箭的速度比刀快,几声惨叫后,便传来骑士坠马的声音,张须陀松了口气,伸手抹去脸上的血污,刘杰已来到他身边,替他格挡开后面的攻击。
只一眨眼间,亲卫就扫清了纠缠的敌人,将他围了起来,缓缓洛阳东门退去。
喊杀声已经盖过了兵刃的撞击声,羽箭总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放射过来,刘杰已经格挡开三支暗箭,但第四支正好在他挥刀砍出的时候急袭过来,钻进了他的腹腔。
张须陀不忍再看,因为刘杰的惨叫声已经传了过来,再然后就是更多的敌人一拥而上,霎那间,血流成河。
北面的战事也差不多,张须陀的人马因为开始时的冲杀分成了几部分,王窦援军过来时没有集结到一起,让他们钻了空子,被分割包围起来。
墙城上的李世民还是没有派援军的打算,虽然人马已在外墙后面集结完毕,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等什么。
申时的太阳已偏西,东门外的环境暗了下来,张须陀看着越来越多的兄弟坠马倒下,他已经不再奢求李世民的救援,血勇上头,抢过亲卫手里的长刀,双腿用力一磕马肚,战马哀鸣着人立而起,把亲卫的战马吓得往两边挪动了几步,正好让出一条道来。
刘杰已经牺牲,孙东还在,张须陀想都没想就往北冲了过去,他现在唯一的念想就是救下孙东,这支队伍在他死后总需要人带的。
如果当初李渊来信时答应他的话,这一切都不会发生,可世上本就没有如果,既然选择了就要承受后果。
他不怪李世民,这种情况下,他不救援无可厚非,归根结底错在自己身上,如今,只能用敌人的鲜血来换取兄弟们一条活路。
奋勇杀敌的张须陀不再有任何顾虑,他将刀舞得水泼不进,当者不是亡命就是断臂坠马,直杀得窦建德的灰甲援军不敢有人再上前。
被分割开的人马趁机集笼到一起,在百夫长的组织下跟随着张须陀往前杀去,以求救下更多的兄弟。
孙东已受创多处,黑色铠甲已被鲜血染成了褐红色,却兀自在奋力拼杀,只不过他的动作越来越慢,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
张须陀前面依旧是人山人海,他眼看着孙东又被敌人在背上砍了一刀,身体晃动之下就要坠下马来,救援已是不及了。
个人的武勇在战场上很难改变战争的成败,强如西楚霸王项羽,也只能被逼乌江自刎,留下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样的千古悲歌。
这个时空没有项羽的英雄事迹和悲惨结局,更没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说法,有的只是刘邦如何的神武,诸葛亮如何的智慧,再然后就是杨广的自大。
孙东还是不能幸免,他的战马也倒下,连同着他自己,敌人似乎很惧怕他,倒下后还不放心,两三百骑纵马在他身上踏过……
这一幕任谁看了都不忍心,张须陀不再往前冲杀,他拔马回身,下令全部后撤到洛阳东门之下,然后跳下马来,对着在城墙上观战的李世民跪了下去,连磕了三个响头。
他高声喊道:“太子殿下,此间之人,唯我张须陀一人该死,今伏地乞生,只为帐下众兄弟留一条活路,望殿下能出兵救援,张某感激不尽!”
说完又纵身上马,大声对身边的人说道:“尔等且在此稍候,待我再去一遭,谁都不要跟来,违令者,杀无赦!”
李世民的心被狠狠的撞了一下,刘杰牺牲时他就想派兵出城了,紧接着就是孙东力战身死,被敌军踏为齑粉,张须陀竟不再往前冲杀,而是带兵撤了回来,正不知他是何用意时,他竟下马叩拜,说出那段让人心疼的话来。
程知节和薛万彻心中热血沸腾,但李世民不下令,他们也只能干着急,战场之上,令行禁止,若是各自按自己心意行事,就会乱套。
张须陀最后看了一眼李世民,泪水流下,谁说男儿无泪?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他狠狠一抽马股,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窜了出去,永不再回头。
虽有严令不得跟随,但此时的军令已不再有多少约束力,反正都是死,不如冲杀一番再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还能赚一个。
张须陀的亲卫第一次没有执行军令,他们全都紧跟着张须陀冲了出去,军人的血勇永远都不会因为怕死而缺少。
喊杀声再一次响彻云霄,这一次的交锋没有伤只有亡,刀锋过去,人头滚滚,血雾腾空,十八层地狱在人间出现。
李世民终于点了点头,薛万彻早就等得心焦,他是纯粹的军人,自然佩服张须陀这样的硬汉,若他是主帅,恐怕早就下令救援了。
军令既已下达,不再犹豫,他快步下了城墙,来到集结的一万精锐骑兵最前面,飞身上马,吊桥和城门已同步放开,还没等吊桥放到底,薛万彻已打马冲了出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