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要求停战退兵
第289章 要求停战退兵
浦上与浦上之间的战争再度逆转。
随着北备前军被痛揍,美作军败退,播磨浦上军再度雄赳赳气昂昂的进犯着备前浦上氏的领地。
最先遭不住的,还是东部防线的大田原军势,就兵力而言,大田原本就处于劣势,即便是广濑国雄率领的3500军势,都能让他感受到压力。
大田原长时每天除了警惕广濑国雄的动态,还得密切关注佐用郡的战况。
希望新免、后藤等人能给清宗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
唯有如此,方能动摇广濑势的军心,好让大田原抓住破绽,趁势击破广濑国雄。
不然广濑军势实在太稳健了。
毕竟广濑国雄率领的是龙野、室山、赤穗之兵,这些都是最早跟着清宗的部队,即便佐用郡陷入危机,将士们也不慌,因为少主带兵过去了,就这么一个简单理由,就能让将士们安心与大田原势对抗,仿佛毫无后顾之忧似的。
看得大田原长时满眼羡慕,他多希望自己也有这么的自信与后盾。
就像一座坚实的堡垒,矗立在自己身后,高耸入云,给予自己踏实的心安。
可他并没有,他连援军的影子都看不着。
他已经没有再向浦上宗景请援,因为他也知道,宗景手里应该没有可战之兵能继续投入战斗。
但宗景还是要求他坚守三石,静候佳音。
大田原长时无可奈何,也只能像广濑国雄信任清宗那样,去信任自己的主公浦上宗景。
但他还是低估了不放弃,坚持下去的难度。
当浦上政宗的6000军势再度抵达,据守在此的广濑国雄军爆发出海浪般的欢呼,仿佛在庆祝着他们主公得胜归来,随后这支得胜之军只是歇息半天,便从船坂峠、黑铁山两个方向发动总攻,正是要趁着这股嚣张气焰未消,给大田原军势带来猛烈的攻势。
大田原长时不敢轻敌,亲自率军前来支援,希望能苦撑一段时日。
然而早已暗投的服部久家临阵倒戈,带着服部队撤往一侧,任由黑铁山方向攻来的清宗势如狼入羊群。
一次正面冲锋便将因主将倒戈而混乱的防守部队冲溃。
溃军反将赶来救援的大田原势也冲得阵型崩坏,另一侧苦苦抵挡着浦上政宗势的日笠队也被溃军拉垮了士气,不断出现逃兵,导致防御空虚,被播磨浦上军趁机强占有利据点,夺得主动权。
战斗仅延续了不到一小时,在不断袭来的巨大压力下,日笠队的防线彻底溃败,为保性命日笠赖房只得放弃,带着败兵回撤。
大田原长时的军势情况更加糟糕,被溃军冲击之余,还遭受清宗势的猛攻,就连三石城的延远景能也看准时机,忽然率军突围,直捅大田原军势的背心。
随着日笠队败退,大田原军可谓四面楚歌。
迫于无奈,大田原长时只得带着日笠队,饮恨地往西后撤二十余里,退守宫山城。
这一撤,就连日笠赖房的爱宕山城也无力再守,只得放弃。
就此三石城解围,延原景能虽然并非真心偷投效播磨浦上氏,但他心里拎得清。
若是此时还不懂变通,下一座沦陷的,可就是三石城。
“识大体”的延原景能特意率领三石城队赶至浦上政宗的阵前,直接滚鞍下马,把态度放得足够尊敬,认政宗为主,正式成为家臣。
这延原景能身为浦上宗景曾经的六重臣之首,军政能力必然不俗,但忠诚度这玩意就不好确认了。
既然他识大体,政宗倒也没有为难他,毕竟也是个将才,留着不亏。
便把三石城,连同关川城一起,作为知行,封给延原景能,让他日后踏踏实实为浦上本家效力。
另外投降过来的服部久家也获得封赏,领地为当初冈本氏秀死守的高尾山城。
此城位于三石城东部,毗邻赤穗郡,既是备前的门户,又可以关注延原的动态,可见浦上氏给予服部家的托付还是很有份量的。
而且在服部久家临阵倒戈前,服部平右卫门已在明石景亲、素衣众的暗中协助下逃出天神山城,此时正往这边赶来。
西部战线,诚宗的军势同样高歌猛进,随着南方城开城投降,诚宗再无后顾之忧,直接兵临保木城外,与笹部勘次郎的军势对峙。
但此时诚宗已经合兵一处,军力远在笹部之上。
随着延原景光、星贺光重溃败逃走,北备前军力遭到对半削减,仅凭手里的2000人如何抵挡诚宗的8000军势?
笹部勘次郎可不敢在此把手里的老本给拼光了啊。
现在播磨浦上氏势如破竹,他虽然忠于浦上宗景,但万一备前浦上氏真的抵挡不住,有什么意外发生,他总得握着一些有生力量去保障笹部氏的存续。
这战乱年代,最值钱的东西可不是黄金白银,而是兵!
手里掌控着一支部队,什么金山银山都可以有,即便日后真的干不过播磨浦上,要投降,手里握着兵,也能在谈判时硬气不少,争取更多的利益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