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何所有

西夏建国

大宋何所有 猛男与拖拉机 2042 2024-05-30 14:45

  北宋朝廷上大臣们你来我往互相攻击的同时,遥远的西北党项族再度崛起,景佑五年十月,当年党项族武装分子头目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在灵州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登基称帝,国号大夏,改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我真忍不住吐槽一句,李元昊没文化是不是身边的谋士也没文化,这都什么垃圾年号,宋朝搞得四字年号就已经够中二的了,西夏直接用六字年号,要不为啥大家都嘲讽西夏是落后生产力呢,年号就落后,国家肯定也先进不起来。

   话虽这么说,但西夏这个国家能建立起了着实不容易。

   回到真宗朝景德年间,李继迁死后,儿子李德明继承了王位。李德明年少时期跟着李继迁东征西战,过着艰苦卓绝的创业生活,随着战功的积累,也逐渐稳定了继承人的地位。但也是因为多年战争,让李德明深知自己部族实力有限,如果还是像父亲一样与大国为敌终日打仗只会掏空家底死路一条。

   李德明即位后,提出治国基本方针,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两国称臣,接受两国封号,稳定住部族南、北、东三个方面的局势,集中优势力量向西发展壮大自己。

   ***曾经说过,打仗需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其实简单一句话需要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是把优势兵力集中起来,第二步才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李德明已经做好了第一步,稳住辽宋两个大国,三面安全,集中优势兵力向一面发展。

   发展之前先报仇,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景德元年六月,李德明安排自己心腹部下假意投降潘罗支,之后自己佯装小股部队攻打六谷部族,潘罗支听说之后没有重视,率领百余名骑兵前去救援,结果李德明心腹趁着潘罗支在途中无大军接应的机会杀了潘罗支,李德明趁机攻打六谷部落,夺得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市)。

   消灭潘罗支之后,从景德三年到天圣六年,整整二十二年时间李德明没有主动发起过大规模战争,仅仅是派军向西打打秋风,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发展国内生产和对辽宋两国打太极拳。

   天圣六年,西夏国内生产已经恢复元气,钱粮充足,李德明准备开始实现他的西拓计划。五月,夏军出发攻打甘州(今甘肃张掖),部队主将是李德明儿子李元昊。

   李元昊生于咸平六年,得益于父亲李德明的休养生息国策,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熟读经史子集,尤其酷爱研读兵书,对各类军事战略战术了然于胸。

   一般来说,生于安乐,没上过战场且熟读兵书的人,往往打仗都不行,比如纸上谈兵的赵括和高梁河车神赵光义。但李元昊完全就不是这种类型,他属于天才类型,战争就刻在他的基因里,只需要一场战斗把基因激发出来就够了。

   果然,年仅二十五岁的李元昊率军长途奔袭,砍瓜切菜一样拿下了甘州,甘州回鹘可汗连夜逃亡。

   明道元年李德明病逝,李元昊继夏王位。李德明给李元昊留下的是一个国泰民安兵强马壮的政权,李元昊决定在父亲的基础上再接再厉领导党项更进一步,建立独立国家。

   建国称帝需要资本,而当时西夏的势力范围仍然略小,面对辽宋两个大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国土纵深恐怕连一次讨伐都撑不住。西面的甘州回鹘已经被西夏占领,李元昊把眼光投向了西南面的河湟吐蕃。

   甘州回鹘主要盘踞在甘肃中部,而河湟吐蕃主要控制着青海东北部。明道元年,李元昊发动进攻,占领了河湟吐蕃的猫牛城(今青海大通县),景佑二年,李元昊又发兵进攻青唐城,青唐城是河湟吐蕃的大本营,长期以来也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集散点,是当时青藏高原上最繁华的城市。

   丢掉青唐城,河湟吐蕃部族等于失去了故土,所以河湟吐蕃在青唐城坚决抵抗,李元昊没占着便宜只好退兵。第二年河湟吐蕃发生内乱,部族衰弱,无力再与夏军抗衡,李元昊派兵陆续拿下了瓜州、沙州、肃州等河西走廊上的各个城市,至此,整个核心走廊全部被西夏所控制。

   在猥琐发育的同时,辽宋两国相继给李元昊送来了敕书,辽朝按照旧例册封李元昊为西夏王,宋朝按照旧例册封李元昊为西平王。李元昊对两国的册封完全不感兴趣,宋使来册封时宣读圣旨,李元昊不跪不拜一副强硬作风,册封结束后召集群臣感慨,先王当年何必受这样的册封,我们国家如此强大,绝不应该臣服于他国之下。

   李元昊不知道这是他爹给他留下来的基业吗?李元昊太知道了,但他还是要发表这番言论,他要挑起民意掌控舆论,为登基造势。

   当然,建立国家可绝不是简单的发表一番言论就能建立起来的,为了激发起民众最强烈的民族主义爱国精神,李元昊下令,从文化上彻底改革,建立起党项族特色的大夏国新文化。

   第一条是党项族统统改姓,改回原来老党项族的姓氏,李元昊同志身先士卒做出表率动作,不再用汉姓,给自己改成了党项姓“嵬名”,又给自己改了名字“曩霄”,连起来就是嵬名曩霄,鉴于这个名字实在过于拗口还难辨认,以后我还叫他李元昊大家知道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