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人都是从好变坏的
面对女儿的埋怨,李青山红了眼。
他在商海浮沉多年,心如铁石,是真的难以动情。
可面对翠红,李青山却很难藏住情绪。
因为这是他最爱的女人生的女儿!
早些年,李青山还是个小旮旯米,他与青楼清倌儿一见钟情。
显然,李青山没能力,为这份爱情买单,所以他选择了远走他乡经商贸易。
希望能有一场富贵,才能给心爱的人一生幸福的承诺。
这个过程中,李青山经历过苦难,甚至活不下去。
为了生活,为了能站起来,李青山不得不娶了现在的夫人,依靠其娘家的资源,生意才开始略有起色。
但此刻的李青山,依然不敢去找当年的那个清倌儿。
因为他身不由己,家里的母老虎,是容不下别的女人的。
于是,李青山只能隐忍,希望能有一日不必看夫人娘家的脸色。
终于,他做到了。
京城里,冯圭看上了李青山的经商才能,收了他做自己的法代。
从此,李青山的生意风生水起,甚至能直接从户部拿到一些订单,在生意场上少有人能及他的风采。
青山牙行,开了一家又一家。
李青山觉得,自己在家里有话语权了,可以去找当年的白月光了。
可去到那当初的地方,却被告知,清倌儿被卖了。
因为她怀了孩子,没用了,只得发卖出去。
得知消息后,李青山顺着人牙子的路,去找人。
这个过程,让李青山知道了人牙子的生意是怎么做的,青山牙行也就有了这部分生意。
后来,在白水镇,李青山找到了娘俩。
可惜,她已经撑不住了,临死将女儿交给了他。
至今李青山都记得,她的那句埋怨:你怎么才来!
还有最后的那句:我不后悔。
回想起当年,看着守在母亲遗体边哭泣的女儿,李青山就是老泪纵横。
他这一生,注定对不起这娘俩。
李青山不是没想过,将女儿带回家。
可是李家家规森严,又有母老虎虎视眈眈,将一个生在青楼的女儿带回去,生活在李家简直是一种煎熬。
所以李青山选择了,将女儿养在外面,不让家里人知道。
可是,养在哪儿呢?
哪里才能藏得住人,不会被察觉。
自己时常去看女儿,也不会被人怀疑呢?
思来想去,李青山就想到了青楼。
正好,当时初到兰台县的县令,得知青山牙行有人口生意,便想借助青山牙行帮着搜罗美人,给春风楼输送“人才”。
李青山就参了股,将翠红放在这里,就称是替他看账的。
时常来此,也没人怀疑,谁会怀疑一个商人上青楼干别的呢?
这不是很合理吗。
何况,都知道李青山在春风楼有股子,他来查账或是消费都正常。
想着这些过去,李青山既觉得恍若隔世,又觉得历历在目。
他望着女儿,解释道:
“我不告诉你这些,就是要让你恨我,让你周围的人都同情你。”
李青山道:
“你告诉了萧老弟你的身世,以我对萧老弟的了解,他看似眼中只有利益,其实内里很有规矩也有情义。”
“他知道你的身世,会同情你,会帮助你。”
“孩子,你要抓住机会,这是你翻身的最好时机!”
李青山激动道:“萧老弟是为父我多年来,能攀附到的最好的贵人,只要你依附于他,此生无忧了!”
翠红的眼泪,已经不由得自己控制了。
“告诉为父,萧老弟对你是否动心?”李青山急切地追问道。
翠红点头:“他说愿意帮我,也看得上我的姿色……只是我献身时,他却拒绝了。”
“他拒绝?”
李青山皱眉:“不应该啊?”
我记得萧凡也上过青楼啊!
他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啊,搁这儿装什么清高呢?
“萧公子说,他不愿家中妻子伤心,是不会纳妾的。”翠红遗憾道。
李青山不在意道:“他现在这样说,不代表以后也这样想。”
“你已经在他面前露脸,该说的话也说了,该帮的忙也帮了……他一定会投桃报李,不会让你白忙活一场。”
“何况他家中的夫人知书识礼,将来越发家大业大,偌大的家业也需要儿女继承,她也会鼓励萧老弟纳妾的。”
家业越是庞大的男人,越是不可能只有一个妻子。
李青山很明白这一点。
别的不说,就说皇帝。
皇帝三宫六院,为的是什么?
就是要有很多孩子,才能从中选择优秀的继承家业,不然只一两个孩子,都不争气咋办。
孩子多了,都不争气的概率就很小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今的时代,家里人越多,越在江湖上混得开。
为什么,因为你家里人多,有底气,人家才不敢随意欺负你。
在李青山看来,以萧凡的能力,将来肯定比他青山牙行好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